41.下列何证不易由脾气虚证发展而成( )
A.脾胃湿热证 B.脾不统血证 C.脾阳虚证 D.心脾两虚证 E.脾气下陷证
42.下列哪项对鉴别寒湿困脾证与脾胃湿热证有意义( )
A.有无脘腹痞胀 B.有无纳呆呕恶 C.黄疸鲜明或晦暗 D.是否腹胀便溏
E.是否肢体困重
43.下列除哪项外,都可见之于脾不统血证( )
A.面淡白或萎黄 B.舌淡脉细无力 C.牙龈肿痛出血
D.皮肤出现紫斑 E.神疲气短乏力
44.脾阳虚证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尿少肢体浮肿 B.大便溏结不调 C.食少腹痛腹胀
D.形寒肢冷喜温 E.舌淡胖苔白滑
45.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的鉴别要点是( )
A.有无肢体浮肿 B.有无食少便溏 C.有无身倦乏力 D.有无形寒肢冷
E.有无腹胀腹痛
46.食滞胃肠证的诊断依据主要是( )
A.大便秘结 B.矢气则痛减 C.便臭如败卵 D.恶心呕吐 E.苔腻、脉数
47.下列何证较少出现眩晕症状( )
A 肝阴虚证 B 肝气郁结证 C 肝阳上亢证 D 肝血虚证 E 肝肾阴虚证
48.寒滞肝脉证的临床特点是( )
A.头晕目眩,胸胁胀闷 B.少腹冷痛,睾丸坠胀 C.形寒肢冷,舌苔薄白
D.阴囊湿疹,外阴瘙痒 E.脘腹冷痛,得温则减
49.胁肋胀痛,厌食口苦,舌红苔黄腻。宜诊断为( )
A.脾胃湿热证 B.胆郁痰扰证 C.少阳病证 D.肝胆湿热证 E.肝气郁结证
50.肝阴虚证的胁痛主要诊断依据是( )
A.脉象弦数 B.烦热盗汗 C.便干尿黄 D.头晕目眩 E.急躁易怒
51.肝阳上亢证的眩晕主要诊断依据是( )
A.急躁易怒,口苦口干 B.头目胀痛,舌红苔黄 C.耳鸣耳聋,恶梦纷纭
D.口咽干燥,潮热盗汗 E.腰膝痠软,头重足轻
52.下列哪项不属于肝气郁结证( )
A.情志抑郁 B.咽部异物感 C.胸胁胀痛 D.视物模糊 E.经来腹胀痛
53.下列哪项不是肝阳上亢证与肝火上炎证的共见症状( )
A.失眠多梦 B.急躁易怒 C.胁肋灼痛 D.面红目赤 E.头晕头痛
54.下列哪项不是肝病的常见症状( )
A.急躁易怒 B.少腹胀痛 C.纳呆便溏 D.月经不调 E.眩晕肢颤
55.某妇人屡次滑胎,此次妊娠期中,症见腰膝痠软,神疲无力,舌淡苔白,宜诊断为( )
A.脾气下陷证 B.肾精不足证 C.气血亏虚证 D.肾阳虚证 E.肾气不固证
56.下列哪项对诊断肾阳虚证有意义 ( )
A.大便稀溏,排便不爽 B.下肢水肿,按之凹陷 C.滑精早泄,小便频多
D.精冷不育,腰膝痠软 E.形寒肢冷,面白神疲
57.某女,月经淋漓不断、色红,伴头晕耳鸣,烦热,腰膝痠软,脉细数无力,宜诊断为( )
A.肝阴虚证 B.血热证 C.肾阴虚证 D.心肾不交证 E.肝肾阴虚证
58.某女,尿血三日,尿频灼涩疼痛,舌红苔黄,宜诊断为( )
A.心火下移证 B.膀胱湿热证 C.湿热下注证 D.血热证 E.中焦湿热证
59.下列哪项对诊断心肝血虚证有意义( )
A.手足震颤,头晕目眩 B.心悸健忘,面白舌淡 C.头晕目眩,月经停闭
D.视物模糊,爪甲不荣 E.失眠多梦,肢麻脉细
60.下列哪项对诊断肺肾阴虚证有意义( )
A.咳嗽痰少,声音嘶哑 B.腰膝痠软,骨蒸潮热 C.颧红咽干,月经不调
D.咳痰带血,遗精盗汗 E.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相关推荐:
![]() 实验班:包含基础学习班冲刺精讲班答疑精讲应试技巧班,赠实践技能课程。交互式课件,签署协议,考试未过返学费=2450元 立即报名>> 详情咨询:4000-888-566 |
无忧通关班:包含实践技能和笔试特色班全套课程,报名审核不通过或实践技能考试不通过,下期技能+笔试免费再学。 特别说明:课程课件可不限时间、次数观看,直至当期考试结束后1周关闭。 选购其他套餐>> ![]() |
|||||||
实践技能 | 课程名称 | 免费试听 | 授课老师 | 课时 | 报名 | ||
实践技能 | ![]() |
张云清/白博士等 | 44 | 立即报名 | |||
综合笔试 | 课程名称 | 免费试听 | 基础学习班 | 冲刺精讲班 | 报名 | ||
授课老师 | 课时 | 授课老师 | 课时 | ||||
中医基础 | 中医基础理论 | ![]() |
许教授 | 20 | 张教授 | 2 | 优惠价 1150元 ![]() |
中医诊断学 | ![]() |
陈博士 | 13 | 杨博士 | 6 | ||
中药学 | ![]() |
吴教授 | 14 | 吴教授 | 6 | ||
方剂学 | ![]() |
高教授 | 18 | 高教授 | 7 | ||
中医临床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 |
宋晓华 | 29 | 宋晓华 | 11 | |
中医外科学 | ![]() |
闫敬之 | 21 | 闫敬之 | 7 | ||
中医妇科学 | ![]() |
许教授 | 16 | 许教授 | 4 | ||
中医儿科学 | ![]() |
沈 曦 | 9 | 李老师 | 6 | ||
针灸学 | ![]() |
白博士 | 16 | 白博士 | 5 | ||
西医及临床医学 | 诊断学基础 | ![]() |
王 逸 | 28 | 汤以恒/王 逸 | 7 | |
传染病学 | ![]() |
侯教授 | 15 | 侯教授 | 5 | ||
内科学 | ![]() |
冯博士 | 8 | 冯博士 | 7 | ||
医学伦理学 | ![]() |
宇 鸿 | 7 | 宇 鸿 | 3 | ||
卫生法规 | ![]() |
宇 鸿 | 6 | 宇 鸿 | 3 |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