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津液的输布与哪些脏腑有关?
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一方面脾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再得以将津液布散全身;另一方面,脾也可以将津液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各脏腑。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接受脾转输来的津液,一方面通过宣发,将津液向身体外周体表和上部布散;一方面通过肃降,将津液向身体下部和内部脏腑输布,并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向肾和膀胱输送,故称“肺为水之上源”。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对水液的输布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体现了“肺主行水”的生理功能。
肾为水脏,对津液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一方面是指肾气对人体整个水液输布代谢具有推动和调控作用。从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到脾气运化水液,肺气宣降津液,肝气疏利,三焦决渎,乃至津液的排泄等等,都离不开肾阳的温煦蒸腾的激发作用与肾阴的凉润制热的调控。另一方面,肾脏本身也是参与津液输布的一个重要环节。由脏腑代谢产生的浊液,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向下输送到肾和膀胱,经过肾气的蒸化作用,将其中的清者重新吸收而参与全身水液代谢,将其浊者化为尿液排泄。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保持了水道的畅通,促进了津液输布的通畅。
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路。三焦的通利保证了诸多脏腑输布津液的道路通畅,于是津液才能升降出人,在体内正常地流注布散。
2.气与血的关系是怎样的?
(1)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血液的化生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在这些物质本身的生成以及转化为血液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这是血液生成的动力。气能生血还包含了营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营气与津液入脉化血,使血量充足。
气能行血是指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和肝气的疏泄调畅,因此,气的充盛,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血液的正常运行才得以保证。
气能摄血是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气能摄血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脾气充足,发挥统摄作用使血行脉中而不致逸出脉外,从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及其濡养功能的发挥。
(2)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血能养气是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在人体各个部位中,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故血足则气旺。人体脏腑、肢节、九窍等任何部位,一旦失去血的供养,这些部位即可出现气虚衰少或气的功能丧失的病变。故血虚患者往往兼有气虚的表现,其道理即在于此。
血能载气是指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说明气依附于血而得以存在体内,并以血为载体而运行全身。
3.经络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正经有十二,故又称“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又称“十二经别”。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
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是络脉中较大者,具有加强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属络脉的再分支,分布全身,难以计数。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浮而常见”的络脉。
连属部分包括经络对内连属各个脏腑,对外连于筋肉、皮肤而称为经筋和皮部。其中,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4.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是怎样的?
经别,即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其循行分布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加以概括。即十二经别循行,多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呈向心性循行,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称为“出”;阴经的经别于头面部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然后一并注入六条阳经,称为“合”。每一对相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这样十二经别分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5.何谓别络?
别络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另外,若再加“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别络具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