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试题 |
第 7 页:答案 |
参 考 答 案
(一) A1型题
1.D 答案分析:中医学是一个具有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着整体认识的方法,因此说“整体观念”是其指导思想。
2.D 答案分析:在备选答案中,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又称气一元论或元气论)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的方法,只有“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才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
3.B 答案分析:“治病求本”仅指治疗疾病的总的思路;“辨证求因”是中医学认识病因的思维方法;“四诊八纲”属于中医学观察疾病和分析疾病的方法。“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所以才是中医学的“诊疗特点”。
4.D 答案分析:秦越人被尊称为“扁鹊”,由于他对医学的贡献突出,因此成书于两汉之际的《难经》便托名于他。而《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合称为《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机所著,《中藏经》托名三国时代华佗;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
5.B 答案分析:《黄帝内经》撷取了秦汉以前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成就,在阴阳、精气、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总结了当时人类的医学成就,使长期积累的医药知识系统化、理论化,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因此该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6.C 答案分析:《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该书系统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预防,其他四部医书以及整个中医理论体系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说《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7.B 答案分析:东汉张机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一部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著。张机总结了汉及以前的临床经验,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辨证明确,立法严谨,组方精当,并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思路。
8.D 答案分析:成书于两汉之际的《难经》从脉法、奇经八脉、五脏的解剖等方补充和发展了《黄帝内经》,并与之共同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9.E 答案分析:东汉的著名医家张机在继承《黄帝内经》学术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他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了外感病的六经辨证论治纲领。
10.C 答案分析:隋朝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内、外、妇、儿、五官诸科病证的病源、症状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相当深刻,因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11.D 答案分析: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把复杂的致病因素归纳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类,首次提出了“三因致病说”,发展了《内经》和《金匮要略》的病因理论。
12.E 答案分析:晋代王叔和的《脉经》详论24脉法,使《内经》、《难经》确立的诊脉方法得到实施和推广。
13.E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刘完素(河间)强调火热病机,临床用药时以寒凉为主,因而后世尊其为“寒凉派”的代表。
14.A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朱震亨(丹溪)倡导“相火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是“滋阴派”的代表。
15.B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观点,治疗用药以补脾胃为主,故被尊为“补土派”的代表。
16.D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张从正(子和)认为病由邪生,邪去正安,治病用药以祛邪为主,故尊称为“攻邪派”的代表。
17.C 答案分析:明代张介宾(景岳)等对《难经》所倡的命门理论有所发挥,从而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内容。
18.E 答案分析:清初叶桂(天士)在《温热论》中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19.B 答案分析:清代吴瑭(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了三焦辨证理论,使温病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20.A 答案分析:成书于东汉末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最早提出药物“四性五味”理论,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
21.B 答案分析:南北朝雷氏的《炮炙论》首次专论药物炮制加工方法,反映了此前药物加工的水平。
22.B 答案分析:李勣、苏敬等主编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早800多年。是显庆四年由唐朝政府颁行的。
23.D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张元素(洁古)等人重视药物气味厚薄和升降浮沉的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倡导了药物“归经”、“引经”的观点。
24.D 答案分析: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图1100余幅,其成就最大,在国内外的影响最深远。
25.C 答案分析:《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继《唐本草》之后所撰写的,详细地描述了药物品类的方法,补充了大量民间所用的药物。
26.C 答案分析:第一部由宋朝政府组织编撰并颁行的方书是《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首。
27.B 答案分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宋朝政府“太医局熟药所”颁行的处方规范著作,虽然载方800首,但却是第一部成药典籍。
28.C 答案分析:晋代皇甫谧在继承《内经》、《难经》有关针灸学成就的基础上,撰写了《针灸甲乙经》,成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29.A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刘完素认为“六气皆能化火”、“五气过极皆能化火”、“气有余便是火”,他论述病机常以“火热立论”。
30.B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张从正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邪气所致,邪去则正安,所以用药以汗、吐、下攻邪之法为治。
31.C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李杲强调脾胃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观点。
32.D 答案分析:朱震亨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创造性地阐发了相火理论。
33.A 答案分析:《神农本草经》是集汉以前药物学研究之大成,其在研究每味药物的性能、主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药物“四性五味”的药性理论。
34.A 答案分析: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是在心的主宰作用下,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联系作用而成为有机的整体。
35.E 答案分析:中医学对疾病的理性认识过程就是“辨证”,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论治”,所以说“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
(二) B1型题
1.C 答案分析:由唐朝李勣和苏敬主持编写的药物专著是《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2.D 答案分析:由于宋代应用的药物种类大幅度增加,人们对药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更加深入,于是将药物配伍禁忌总结为“十余反”和“十九畏”,并首先记载于公元975年刊行的《开宝本草》之中。
3.A 答案分析:唐代李勣、苏敬主编的《新修本草》载药844种,附有药物图谱并加以文字说明,开创了世界药物史上图文对照的先例。
4.D 答案分析:宋代蜀中世医唐慎微在继承历代本草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广集民间验方和用药经验,收录古文、经史杂家、佛教道藏中记载的有关药物知识,著成规模空前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1558种,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5.C 答案分析:清代杰出医家赵学敏撰著《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很有研究价值的名著。
6.D 答案分析:北宋政府组织重修本草,先后刊行了《开宝本草》、《嘉祜补注本草》、《本草图经》。
7.C 答案分析:唐至五代时期,孟诜所著的《食疗本草》补充了食用药物。
8.B 答案分析:唐代李珣收集了海外泊来药物并加以研究,著成了第一部泊来药物专著《海药本草》,扩大了药物研究的范围。
9.B 答案分析:清代名医汪昂所著的《医方集解》,对每一方剂的证治机理和组方原则作了详细的阐发。
10.A 答案分析:清代王清任重视解剖,所著《医林改错》修正了前人某些错误认识,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11.C 答案分析:《食疗本草》是唐至五代的孟诜所著,是一部专载食用药物的专著。
12.E 答案分析:《本草纲目》首次运用自然分类法将所载的1892种药物分为16部62类。
13.A 答案分析:《黄帝内经》虽然载方13首,但却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为后世所遵循,奠定了方剂学发展的基础。
14.C 答案分析:按照辨证论治原则组方疗病者,当首推张机的《伤寒杂病论》,载方269首,按照《内经》提出的“君臣佐使”原则,组方严谨,为后世组方的典范,故尊其为“方书之祖”。
15.D 答案分析:唐代孙思邈所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为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16.E 答案分析:北宋王惟一于公元1026年铸造两具针灸铜人模型,并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17.B 答案分析:由于盛夏天气炎热,人体气血趋向于体表,皮肤松驰,汗孔开张出汗散热,所以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体现了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18.D 答案分析:由于人体气血有昼夜晨昏的变化,所以病理情况下的一般变化规律是“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三) X型题
1.A B D E 答案分析: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分别从基础理论、临床辨证、治疗原则以及处方用药方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2.A D E 答案分析: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人和朱震亨被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3.B C E 答案分析:明代的吴有性著《温疫论》,为中医传染病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清代叶桂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吴瑭创立三焦辨证,他们为温病学的创立作出了突出贡献。
4.A D 答案分析:明代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赵献可、张介宾等力倡命门学说,丰富了藏象学说内容。
5.B C D E 答案分析:《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有哲学基础、人体结构与功能、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生、防治、康复。
6.B C E 答案分析: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指导,中医学凭借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7.A B C D 答案分析:证候从疾病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和邪正关系诸方面揭示特定阶段的病理本质。
8.C E 答案分析:中医理论体系有诸多特征,其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
9.A B C D E 答案分析: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体现和贯穿于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法辨证、养生防治各方面的理性认识之中。
10.B C D E 答案分析:唐代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总结了魏晋时期药物学发展成就。李勣、苏敬等人所撰的《新修本草》为世界上最早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宋代唐慎微著有规模空前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