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指尿路内有大量微生物繁殖而引起尿路炎症,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 。很多微生物侵入尿路均可引起尿感,但以细菌性尿感最为常见。
一、病因
任何细菌入侵尿路均可引起尿感,最常见的是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大肠杆菌约占90%。 无症状细菌尿、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或首次发生的尿感常为大肠杆菌所致。
通常尿感由一种细菌所致,偶可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此多见于长期用抗生素治疗、尿路器械检查以及长期留置导尿管之后。长期留置导尿管、肾移植以及身体抵抗力极差的患者偶见厌氧菌感染。
二、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 绝大多数由细菌经尿道上行感染膀胱甚或肾盂而引起。细菌进入膀胱后,有30%~50%可经输尿管上行而致肾盂肾炎。
(2)血行感染 细菌从体内的感染灶侵入血流,到达肾脏及尿路引起感染。
(3)淋巴道感染 下腹部和盆腔器官,特别是升结肠与右肾的淋巴管相通。
2.易感因素
(1)尿路梗阻是诱发尿感并易于上行的最主要原因 。
(2)膀胱输尿管返流及其他尿路畸形和结构异常。
(3)器械使用。
(4)代谢因素等。
3.细菌的致病力
三、临床表现
1.膀胱炎属下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白细胞尿,偶可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膀胱区可有不适。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但少数患者可有腰痛、低热。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增高。
2.急性肾盂肾炎常发生于育龄妇女,临床表现有:
(1)泌尿系统症状 膀胱刺激征、腰痛和/或下腹部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
(2)全身感染症状 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
3.慢性肾盂肾炎
病程隐蔽,少数可间歇发生症状性肾盂肾炎,但更为常见的是间歇性无症状细菌尿和间歇性尿急、尿频等下尿路感染症状。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 中性白细胞常增多。
2.尿常规 尿色在含脓、血较多时呈混浊。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可有红细胞,少数出现肉眼血尿。尿蛋白含量多为微量~(+)。
3.尿细菌学检查 尿标本可取中段尿 、导尿、膀胱穿刺尿。临床常取清洁中段尿培养及进行药敏试验。
4.其他实验室检查 慢性肾盂肾炎可出现肾小管功能减退,晚期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升高,同位素肾图有肾功能减退的表现。尿沉渣中抗体包裹细菌阳性者常为肾盂肾炎。
5.影像学 尿路X线(腹部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及B超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引起尿感反复发作的易感因素如结石、梗阻、返流、畸形等。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急性膀胱炎 尿路刺激征及尿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等即可确诊。
2.急性肾盂肾炎 根据全身、局部症状和体征,血、尿常规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等可确诊。
3.慢性肾盂肾炎 有尿感反复发作史,尿检白细胞增多,尿浓缩功能下降,尿细菌培养阳性,影像学检查有一侧肾脏缩小、肾盂形状异常等可确诊。
(二)鉴别诊断
1.全身性感染疾病 注意尿感的局部症状,并做尿沉渣和细菌学检查,鉴别不难。
2.肾结核 肾结核膀胱刺激征多较明显,晨尿结核杆菌培养可阳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X线征,部分患者可有肺、生殖器等肾外结核病灶。
3.尿道综合征 本征仅有膀胱刺激征,而无脓尿及细菌尿,多见于中年妇女,尿频较排尿不适更突出,有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无效的病史,长期服用安定片有一定疗效。
六、治疗
1.一般治疗 发热或症状明显时应卧床休息。宜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细菌和炎症分泌物的排泄。给予足够热量及维生素等。
2.抗菌治疗
(1)急性膀胱炎对无复杂因素存在的急性膀胱炎,常用单剂抗生索治疗。如复方新诺明2.Og和碳酸氢钠1.0g,一次顿服。
(2)急性肾盂肾炎一般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但应兼顾革兰阳性菌感染。药敏试验后应参照报告用药。常用抗菌药有头孢类、喹诺酮类。
(3)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时,治疗同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者,应根据病情和参考药敏试验结果制订治疗方案。如联合几种抗菌药物,分组轮流使用,疗程适当延长至症状改善、菌尿消失。
3.祛除诱因
题目
尿路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
A.上行感染
B.血源性感染
C.淋巴感染
D.多途径感染
E.临近感染的直接蔓延
『正确答案』A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