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
要点:
1.崩漏的定义
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若经期延长达2周以上者,应属崩漏范畴,称为“经崩”或“经漏”。一般突然出血,来势急,血量多的叫崩;淋漓下血,来势缓,血量少的叫漏。
【A2型题】
1.患者,女,25岁,已婚。月经周期先后不定,量多如注,持续十余日不净,婚后1年半,未避孕未孕。可诊断为
A.月经先后无定期
B.崩漏
C.月经过多
D.经期延长
E.不孕症
『正确答案』B
2.需与崩漏鉴别的疾病
(1)崩漏与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疾病鉴别 |
月经周期 |
经量、色、质 |
行经期 |
月经先期 |
缩短 |
正常 |
正常 |
月经过多 |
正常 |
经量明显增多 |
正常,可自止 |
经期延长 |
正常 |
正常 |
延长,甚或半月方净,可自止 |
崩漏 |
异常 |
异常 |
异常 |
(2)崩漏与月经先后无定期
疾病鉴别 |
月经周期 |
经量、色、质 |
行经期 |
月经先后无定期 |
或前或后,在1~2周波动 |
正常 |
正常 |
崩漏 |
异常 |
异常 |
异常 |
(3)崩漏与经间期出血
疾病鉴别 |
月经(出血)周期 |
经(血)量、色、质 |
行经期(出血期) |
经间期出血 |
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 |
量少 |
仅2~3天,不超过7天自然停止 |
崩漏 |
异常 |
异常 |
异常,不能自止 |
(4)赤带
疾病鉴别 |
月经周期 |
经量、色、质 |
行经期 |
赤带 |
出血无周期性 |
|
|
崩漏 |
异常 |
异常 |
异常 |
3.病因病机:主要发病机理
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引起冲任不固的常见原因有肾虚、脾虚、血热和血瘀。
(1)肾虚:先天肾气不足,少女肾气稚弱,更年期肾气渐衰,或早婚多产,房事不节,损伤肾气,若耗伤精血,则肾阴虚损,阴虚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以致经血非时而下;或命门火衰,肾阳虚损,封藏失职,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亦致经血非时而下,遂成崩漏。
(2)脾虚:忧思过度,饮食劳倦,损伤脾气,中气下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非时而下,遂致崩漏。
(3)血热:素体阳盛,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感受热邪,或过食辛辣助阳之品,火热内盛,热伤冲任,迫血妄行,非时而下,遂致崩漏。
(4)血瘀: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感受寒、热之邪,寒凝或热灼致瘀,瘀阻冲任,血不循经,非时而下,发为崩漏。
4.崩漏的治疗原则及塞流、澄源、复旧的含义
崩漏以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辨证要点,临证时结合出血的量、色、质变化和全身证候辨明寒、热、虚、实。治疗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出血的久暂,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塞流即是止血。崩漏以失血为主,止血乃是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具体运用止血方法时,还要注意崩与漏的不同点。治崩宜固摄升提,不宜辛温行血,以免失血过多导致阴竭阳脱;治漏宜养血行气,不可偏于固涩,以免血止成瘀。塞流之药可酌用十灰散、云南白药、紫地宁血散等。
澄源即是求因治本。崩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针对引起崩漏的具体原因,采用补肾、健脾、清热、理气、化瘀等法,使崩漏得到根本上的治疗。塞流、澄源两法常常是同步进行的。
复旧即是调理善后。崩漏在血止之后,应理脾益肾以善其后。历代诸家都认为崩漏之后应调理脾胃,化生气血,使之康复。近代研究指出,补益肾气,重建月经周期,才能使崩漏得到彻底的治疗。“经水出诸肾”,肾气盛,月事才能以时下,对青春期、育龄期的虚证患者,补肾调经则更为重要。当然复旧也需兼顾澄源。
总之,塞流、澄源、复旧既有分别,又有内在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病情灵活运用。
【A1型题】崩漏的治疗原则是( )
A.塞流与澄源结合
B.澄源与复旧结合
C.复旧与塞流结合
D.固本与澄源结合
E.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正确答案』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