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外治
(1)初起:实证用金黄膏、黄连膏外敷,位置深隐者,可用金黄散调糊灌肠;虚证用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外敷。
(2)成脓:早期切开引流。
(3)溃后:九一丹纱条引流,脓尽改用生肌散纱条。
6.其他疗法 ①脓肿一次切开法:适用于浅部脓肿。②一次切开挂线法:适用于高位脓肿及马蹄形脓肿。③分次手术:适用于体质虚弱或不愿住院治疗的深部脓肿病人。
肛漏
1.概述 肛漏多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后遗症。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3部分组成。
2.病因病机 肛痈溃后,余毒未尽,蕴结不散,血行不畅,疮口不合,日久成瘘;亦有虚劳久嗽,肺、脾、肾亏损,邪乘于下,郁久肉腐成脓,溃后成瘘。
3.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流脓、疼痛、瘙痒。
(2)查体:外口凸起较小者多为化脓性;外口较大,凹陷,周围皮肤暗紫,皮下有穿凿性者,应考虑复杂性或结核性肛漏。低位肛漏可在肛周皮下触及硬索,高位或结核性者一般不易触及。以探针探查,常可找到内口。
4.分类 低位单纯性肛漏、低位复杂性肛漏、高位单纯性肛漏、高位复杂性肛漏。
5.发展规律 将肛门两侧的坐骨结节划一条横线,当瘘管外口在横线之前距离肛缘4 cm以内,内口在齿线处于外口位置相对,其管道多直行;如外口在距离肛缘4 cm以外,或外口在横线之后,内口多在后正中齿线处,其瘘管多为弯曲或马蹄形。
6.内治 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二妙丸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1)正虚邪恋:托里透毒。托里消毒散加减。
(2)阴液亏损:养阴清热。青蒿鳖甲汤(执业2005,助理2005)加减。
7.挂线疗法
(1)适应证:距离肛门4 cm以内,有内外口的低位肛漏;也作为复杂性肛漏切开疗法或切除疗法的辅助疗法。
(2)禁忌证:肛门周围有皮肤病病人;瘘管仍有酿脓现象存在者;有严重的肺结核病,梅毒或极度虚弱者;癌症病人。
8.切开疗法
(1)适应证:低位单纯性肛漏和低位复杂性肛漏。高位肛漏切开时必须配合挂线疗法。
(2)禁忌证:同挂线疗法。
9.手术时注意事项 ①瘘管在肛管直肠环下方通过,可一次全部切开瘘管。瘘管在肛管直肠环上方通过,必须加用挂线疗法。肛管直肠环已纤维化者,也可全部切开无需挂线。②瘘管于外括约肌深浅两部之间通过,该处肌肉未纤维化者,不能同时切断两处外括约肌浅部。切断肌纤维时,应与之成直角。③高位肛漏通过肛尾韧带,可纵行切开,不能横切。
肛裂
1.概述 肛管的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者称肛裂。好发于6、12点位。
2.病因病机
(1)外伤因素:干硬粪便裂伤肛管是产生肛裂的基础。
(2)感染因素:肛隐窝感染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肛裂。
(3)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因素:慢性刺激使肛门内括约肌痉挛,黏膜肌层和肛管皮肤弹性减弱,紧张力增强,致肛管皮肤撕裂。
3.主要症状 疼痛、出血、便秘。
4.早期肛裂 发病时间较短,仅在肛管皮肤见一小的溃疡,创面浅而色鲜红,边缘整齐而有弹性(执业2001/2003,助理2001/2003)。
5.陈旧性肛裂的特征 裂口;栉膜带;赘皮外痔;单口内瘘;肛窦炎、肛乳头炎和乳头肥大。
6.内治 以通便为主。
(1)血热肠燥:清热润肠通便。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
(2)阴虚津亏:养阴清热润肠。润肠汤(助理2006)。
(3)气滞血瘀:理气活血,润肠通便。六磨汤加减。
7.外治
(1)早期肛裂:生肌玉红膏蘸生肌散外涂。
(2)陈旧性肛裂:七三丹或枯痔散,腐脱后,用生肌玉红膏、生肌散。
8.手术 见表7-44 。
表7-44 各种肛裂手术的适应证
|
适应证 |
扩肛法 |
早期肛裂,无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等并发症者 |
切开疗法 |
陈旧性肛裂,伴有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者 |
纵切横缝法 |
陈旧性肛裂,伴有肛管狭窄者(执业2002/2003/2004,助理2002/2003/2004) |
脱肛
1.概述 脱肛,又称肛管直肠脱垂,是直肠黏膜、肛管、直肠、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
2.病因病机 小儿血气未旺,老年人气血衰退,中气不足,或妇女分娩用力耗气,气血亏损,以及慢性泻痢、习惯性便秘、长期咳嗽均易导致气虚下陷,固摄失司,以致肛管直肠向外脱出。
3.脱肛的症状与分类 见表7-45
表7-45 脱肛的症状与分类
|
年龄 |
长度 |
脱出部位 |
脱出物形状 |
一度脱垂 |
多见于儿童 |
3~5 cm |
直肠黏膜触之柔软,无弹性,便后可自行还纳 |
|
二度脱垂 |
多见于青年人 |
5~10 cm(执业2005,助理2005) |
直肠全层 |
圆锥形,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手托回复 |
三度脱垂 |
多见于老年人 |
10 cm以上 |
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 |
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 |
4.一度直肠黏膜脱垂与内痔脱出的鉴别 见表7-46。
表7-46 一度直肠黏膜脱垂与内痔脱出的鉴别
|
形状 |
颜色 |
出血 |
一度直肠黏膜脱垂 |
呈环状黏膜皱襞 |
鲜红或淡红色 |
不易出血 |
内痔脱出 |
痔核分颗脱出 |
暗红或青紫色 |
容易出血 |
5.内治
(1)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收敛固涩,补中益气汤加减。
(2)湿热下注:清热利湿,萆薢渗湿汤加减。
6.外治
(1)熏洗:苦参汤加石榴皮、枯矾、五倍子。
(2)外敷:五倍子散或马勃散。
7.注射法 见表7-47
表7-47 脱肛注射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适应证 |
禁忌证 |
黏膜下注射法 |
一、二度直肠脱垂,一度效果最好 |
直肠炎、腹泻、肛周炎及持续性腹压增加疾病 |
直肠周围注射法 |
二、三度直肠脱垂 |
肠炎、腹泻、肛周急性炎症 |
锁肛痔
1.概述 本病是发生在肛管直肠的恶性肿瘤,病至后期,肛门狭窄,犹如锁住肛门一样,故称为锁肛痔。相当于西医学的直肠癌、肛管癌。
2.主要症状 早期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执业2001/2003,助理2001/2003);便血。病程后期出现大便变形,转移征象。转移至肝脏,有肝肿大和黄疸;侵及骶丛时,在直肠内或骶骨部有剧烈持续性疼痛。侵及膀胱、尿道时有排尿不畅及疼痛。
3.常用检查
(1)直肠指检:在直肠癌早期诊断上有重要意义(执业2000/2005,助理2000/2005)。指检时可触到肠壁上硬结节性肿块或溃疡,指套上染有污秽血液。
(2)内镜检查:镜下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
4.治疗原则 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
活学活用
齿线是肛门直肠疾病中重要的生理结构,在肛门直肠疾病的分类和治疗中均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上重要的标志线。其主要区别如下(表7-48)
表7-48 齿线上下的区别
|
齿线以上 |
齿线以下 |
组织 |
黏膜 |
皮肤 |
神经支配 |
自主神经 |
体神经 |
血液供应 |
直肠上动、静脉 |
直肠下动、静脉 |
淋巴回流 |
回流到腹主动脉周围及髂内淋巴结 |
回流到腹股沟淋巴结 |
痔 |
内痔 |
外痔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