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细菌性痢疾
考情分析
|
中医执业 |
A1 |
A2 |
B1 |
中医执业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点 |
病原学 |
1 |
0 |
0 |
病原学 |
0 |
0 |
0 |
流行病学 |
0 |
0 |
0 |
流行病学 |
0 |
0 |
0 | |
发病机制及病理 |
0 |
0 |
0 |
— |
0 |
0 |
0 | |
临床表现 |
0 |
0 |
0 |
临床表现 |
1 |
0 |
0 | |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
0 |
0 |
0 |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
0 |
0 |
0 |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1 |
0 |
0 |
诊断 |
0 |
0 |
0 | |
治疗 |
1 |
0 |
1 |
治疗及预防 |
0 |
0 |
0 | |
预防 |
0 |
0 |
0 |
— |
0 |
0 |
0 |
知识要点
病原学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痢疾杆菌对外环境的抵抗力D群最强,B群次之,A群最弱。日光照射30 min、加热至56℃ 10 min或100℃ 1 min即可杀灭。
流行病学
病人数量多,传播因子广,途径复杂,又缺少可靠的特异性预防措施,使得本病流行遍及世界各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呈季节性高峰,一般5月开始上升,8~9月达高峰,10月开始下降。
1.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散发病例多由慢性病人及带菌者所致。
2.传播途径 主要为粪-口途径传播。痢疾杆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受污染食物、水、手等经口而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最高,青壮年次之。
病理
痢疾杆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侵袭力是决定其致病的主要因素。急性菌痢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重者有浅表溃疡形成。病变部位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主,严重者可累及整个结肠。中毒型菌痢病人肠黏膜常仅见充血、水肿,极少有溃疡,可见大脑及脑干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与点状出血,肾上腺皮质萎缩,胸腺肿大等。
慢性病人因结肠炎症和溃疡时好时坏,形成肠壁增厚及慢性溃疡,其周围可有息肉样增生。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d,多为1~2 d。
菌痢的临床表现因痢疾杆菌的型别、感染的轻重、机体的状况、病变的范围及程度而各异。一般A群所致的临床症状较重;D群引起的症状较轻,易漏诊和误诊;B群引起的介于二者之间,易演变为慢性。临床上依据病程的长短及病情轻重分为以下两期共六种临床类型。
1.急性菌痢
(1)急性典型(普通型)菌痢:起病急,畏寒,发热,伴头痛、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继而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初为水样,1~2 d后转为黏液或脓血样,每日10次以上甚至几十次,每次量少,伴里急后重。全腹压痛,左下腹为甚。自然病程为1周左右。
(2)急性非典型(轻型)菌痢:可有低热,全身中毒症状轻或无,腹痛、腹泻轻,大便每日数次,一般无脓血或仅见黏液,里急后重及左下腹压痛不明显,病程一般为4~5 d。可不治自愈,也可转为慢性。
(3)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体质健壮的儿童。起病急骤,突发高热,体温40℃或更高,个别体温不升。很快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常于数小时内迅速出现循环衰竭或呼吸衰竭。病人肠道症状常不明显或缺如,需经肛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取便检查方能确诊。个别病人以急性典型菌痢起病,于24~48 h内转为中毒型,应予以重视。根据临床表现不同中毒型菌痢可分为3型:
①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为感染中毒性休克的表现。肺循环障碍可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
②脑型(脑水肿型或呼吸衰竭型):大多数病儿无肠道症状而突然起病,因脑微循环障碍出现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的表现。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③混合型:以上两型表现同时或先后出现,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病死率为90%以上。该型本质上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损害与衰竭(MOF)
2.慢性菌痢 如病情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菌痢(助理2006)。病人除有痢疾样表现外,尚可有头晕、失眠、多梦、健忘等一般症状。临床上分为3型:
(1)迁延型:有急性菌痢史,但迁延不愈,常有不同程度的腹部隐痛、腹胀、腹泻、大便间歇或经常有黏液或脓血。乙状结肠增厚可触及且有压痛,病程久者还可出现身体虚弱、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症等。
(2)急性发作型:半年内有菌痢病史,在慢性静止过程中常因受凉、饮食不节及劳累等因素致急性发作,表现与急性菌痢相似,但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可根据细菌培养、鉴定分型与急性期相鉴别。
(3)隐匿型:1年内有菌痢史,临床症状消失2个月以上,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病变,粪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