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总论
考情分析
|
中医执业 |
A1 |
A2 |
B1 |
中医执业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点 |
方剂与治法 |
0 |
0 |
0 |
方剂与治法 |
0 |
0 |
0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
0 |
0 |
2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
1 |
0 |
0 | |
剂型 |
1 |
0 |
0 |
剂型 |
0 |
0 |
0 |
在总论基本内容中,方剂与治法为2006年考纲新增部分。历年考题较少,主要集中在方剂基本结构“君、臣、佐、使”的含义和剂型中。
知识要点
方剂与治法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而成的。只有首先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才能正确地遣药组方或运用成方。
在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辨证的目的在于确定病机,论治的关键在于确定治法,治法是针对病机产生,而方剂必须相应的体现治法。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从法出”,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方即是法”。
2.常用治法 我们现在常引用的“八法”,源于清·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①汗法: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②吐法: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③下法: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④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⑤温法: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⑥清法: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⑦消法: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⑧补法: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工具,即俗称“处方”。其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1.方剂的基本结构方剂的基本结构,即“君、臣、佐、使”的组方形式。
(1)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臣药:①辅助君药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②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助理2001) 。
(3)佐药: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执业2006);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时,为防拒药,配用的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执业2006)。
(4)使药:①引经药:即引导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②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2.方剂的变化形式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在临证运用成方中,我们应该根据病证的变化、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大小、四时气候的不同以及地域的差异,处方宜灵活加减。
(1)药 味加减的变化(执业 2000):通过调整方剂的组成药物,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形式。对成方加减时,不可减去君药。否则就不是某方加减,而是另行组方了。
(2)药量增减的变化:通过调整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形式。如果药量的增减改变了原方配伍的主从关系,则该方的功用和主治就会随着配伍关系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
(3)剂型更换的变化:通过更换方剂的剂型,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形式。同一方剂,由于采用的剂型不同,其治疗作用也就有所不同。
上述三种变化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运用。
剂型
药物配伍组成方剂,还必须制成适合病情需要和药物特点的剂型,以更好地符合治疗要求、充分发挥药效,见表4-1。
表4-1 常用的剂型性能特点及应用
剂型 |
主要特点 |
运用举例 |
汤剂 |
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而且便于加减使用,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每个病人或各种病证的特殊性,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病人 |
内服剂如麻黄汤等 |
散剂 |
散剂有制作简便,便于携带,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不易变质等优点(执业2005) |
如七厘散等 |
丸剂 |
吸收缓慢,药力持久,而且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都比较方便,也是一种常用的剂型。一般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有些丸剂药性峻猛,多为芳香类与剧毒药物,不宜作汤剂煎服 |
如归脾丸、安宫牛黄丸、舟车丸等 |
丹剂 |
内服丹剂没有固定剂型(执业2001),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曰丹。外用丹剂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常研粉涂撒疮面或制成药条、药线使用 |
如丸剂的至宝丹等 |
酒剂 |
以酒为溶媒,一般以白酒或黄酒浸制药物,或加温同煮,去渣取汁供内服或外用。此剂多用于体虚补养、风湿疼痛或跌打扭伤等,不宜用于阴虚火旺的病人 |
如十全大补酒、风湿药酒等 |
片剂 |
用量准确,体积小。味甚苦、具恶臭的药物经压片后可再包糖衣,使之易于吞服 |
如穿心莲片等 |
针剂 |
剂量准确,作用迅速,给药方便,药物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能直接进入人体组织 |
如参麦注射液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