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清热祛湿
适用于湿热外感,或湿热内盛,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湿温、黄疸、霍乱、热淋、痢疾、泄泻、痿痹等证。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18g 栀子9g 大黄6g
方歌: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栀子柏皮加甘草,茵陈四逆治阴黄。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阳黄)。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腹微满,口中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数等。
方解:湿热交蒸,热不得外越,湿不得下泄,湿热合邪,郁蒸肌肤,故一身面目俱黄,小便不利。
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为黄疸之主药; 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引湿热自小便出。大黄泻热逐瘀,通利二便,导瘀热由二便而下,前后分消。
黄疸的发生与消退与小便有密切的关系。小便不利,则湿热无从分消,故郁蒸发黄;小便通利,则湿热得以下泄,而黄疸自退。
附方:
栀子柏皮汤:栀子、甘草、黄柏。功用:清热利湿。主治:伤寒身热发黄。
茵陈四逆汤:干姜、炙甘草、附子、茵陈。功用:温里助阳,利湿退黄。主治:阴黄。黄色晦暗,皮肤冷,背恶寒,手足不温,身体沉重,神倦食少,脉紧细或沉细无力。
八正散
组成:车前子 瞿麦 萹蓄 滑石 山栀子仁 炙甘草 大黄 木通各9g,煎时入灯心草。
方歌: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淋漓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为湿热下注膀胱所致。
木通、滑石、车前子、瞿麦、萹蓄――清热利湿;
栀子――清泻三焦湿热;
大黄――泻火、降火,利小便;
甘草――调和诸药,而止茎中作痛;
灯心草――导热下行。
三仁汤
组成:杏仁12g 滑石18g 通草6g 白蔻仁6g 竹叶6g 厚朴6g 薏苡仁18g 半夏10g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方解:本方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湿重热轻的主要方剂。
杏仁――开上,宣利上焦肺气;
白蔻仁――畅中,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
薏苡仁――渗下,甘淡性寒,利湿清热而健脾,疏导下焦,使湿热从小便而去;
滑石――清热利窍,使邪有去路;
通草、竹叶――甘寒淡渗,以助清利湿热;
半夏、厚朴――辛苦性温,行气化湿,散结除痞。
本方为湿热分消法的代表方。
中医治疗湿温病的三点禁忌:1、忌汗;2、忌下;3、忌滋阴。
甘露消毒丹
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时疫。
连朴散
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湿热霍乱。
当归拈痛汤
功用: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
二妙散
组成:黄柏 苍术各15g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下部湿疮等,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方解:湿热并重者,黄柏、苍术各半;热重者黄柏、苍术2:1;湿重者,苍术、黄柏2:1。
附方:
三妙丸:加川牛膝6g,功用:清热燥湿。主治:湿热下注,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者。
四妙丸:再加薏苡仁12g,功用:清热利湿,舒筋壮骨。主治:湿热痿证。
关注"考试吧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考试吧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