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第一节 胃痛 |
第 2 页:第二节 痞满 |
第 3 页:第三节 呕吐 |
第 4 页:第四节 噎膈 |
第 5 页:第五节 呃逆 |
第 6 页:第六节 腹痛 |
第 7 页:第七节 泄泻 |
第 8 页:第八节 痢疾 |
第 9 页:第九节 便秘 |
第八节 痢疾
一、定义: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好发于夏秋季。
二、源流:
1、《内经》称本病为“肠澼”。素问.大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2、《难经》谓之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说:“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
3、《伤寒论》称“下利”。并提出了“休息利”一说。
4、《金匮要略》称之为“热利下重”与“下利便脓血”,在治疗上提供了白头翁汤、桃花汤等有效方剂。
5、东晋葛洪以“痢”称本病,区别于一般泄泻,为后世医家所接受。葛洪首次提出“传染性”一说。
6、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立“热痢”、“冷痢”、“疳温痢”、“小儿痢”四论,立方一百零二首。
7、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称。“今之所谓痢疾者,古之所谓滞下是也”,沿用至今。
8、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痢篇》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述痢疾的病为“湿热为本”。治疗方面提出:“壮实病宜下,虚弱老久病宜升之”。并首先提出“噤口痢“。
9、刘河间强调: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10、喻嘉言倡“逆流挽舟法”一说。
11、《顾松园医镜》治痢四忌:忌汗,忌补,忌大下,忌分利小便。
12、《医学实在易》载“奇恒痢”一证。
13、痢疾专著:孔毓礼的《痢疾论》吴道源的《痢疾汇参》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关。
2、病理要点是邪滞于肠,壅阻气血。邪蕴肠腑,气血凝滞,肠壁脂膜血络腐败化为脓血,气机阻滞,腑气不通。
3、病理性质有虚实寒热之分:
4、病理演变:由于感邪和体质的不同,可以演变成各种类型。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
(三)分型论治:
1、湿热痢:芍药汤;初起见表证者,活人败毒散 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葛根芩连汤;表证已减,痢犹未止,香连丸
2、疫毒痢:白头翁汤合芍药汤;神昏谵语,合用神犀丹或紫雪丹
3、寒湿痢:不换金正气散
4、阴虚痢: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5、虚寒痢: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
6、休息痢:连理汤;久痢顽固不愈,寒热错杂,乌梅丸;噤口痢,呕逆不食,口气秽臭,开噤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