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执业医师考试 > 中医助理医师 > 医学综合笔试 > 中医基础理论 > 正文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精华讲义(10)

来源:考试吧 2017-04-19 14:39:00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中医助理医师题库
考试吧整理了“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精华讲义”,更多内容请访问考试吧执业医师考试网,或关注“考试吧执业医师考试”微信。

  >>>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精华讲义汇总

第十单元 病因

细目一、六淫

  (一)六淫的概念

  1.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2.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

  3.当气候变化发生异常,如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同时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之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此种情况下的六气,称为‘‘六淫’’。

  (二)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

  主要表现为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和某种性质的转化等方面:

  1.发病途径多侵犯人体肌表, 或从口鼻而入。

  2.与季节气候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

  3.地区方域、居处环境有关。久居湿地多湿病、高温环境作业多燥热或火热为病等。

  4.既可单独致病,亦可两种以上相兼致病。如风湿,寒湿。

  5.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

  (三)风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风邪,是指其致病具有善动而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风邪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1)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阳邪。

  (2)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

  (3)易袭阳位,指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可使肌表腠理开泄。常可见头痛、汗出、恶风等症。

  2.风性善行而数变:

  (1)善行,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的行痹,即风气偏盛的表现。

  (2)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如风疹块,即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之特点。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发病多急,传变亦较快。

  3.风性主动:

  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4.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凡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故有风为“百病之始”、“百病之长”的说法。

  (四)寒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寒邪,是指其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性的外邪。寒邪为病多发于冬季。亦可见于其他季节。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机能减退的寒证。

  (1)寒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失于温煦,可见恶寒;

  (2)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则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

  (3)寒邪直中少阴,伤及心肾,心肾阳虚,则可见提寒躇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

  2.寒性凝滞:

  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阴寒邪盛,阳气受损,温煦推动失职,则经脉气血为寒邪所凝而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

  3.寒性收引:

  “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1)寒邪袭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故见恶寒发热,无汗;

  (2)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

  (3)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见肢体屈伸不利,或厥冷不仁。

  (五)暑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暑邪,是指在夏至之后,立秋以前,其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并兼有湿邪等特性的外邪。暑邪为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邪伤人,可见阳热症状。如壮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2.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

  (1)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袭人体,多直入气分,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则可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

  (2)暑热扰动心神,则心烦闷乱而不宁。汗出过多,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多伴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3.暑多挟湿:

  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以侵犯人体,故除见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不爽等湿阻症状。

  (六)湿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湿邪,是指其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等特性的外邪。多发病于长夏季节。

  1.湿性重浊:

  (1)重,即沉重或重着。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沉,四肢酸懒沉重等症。湿邪留滞经络关节,阳气布达受碍,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之“湿痹”或“着痹”。

  (2)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即感受湿邪,可见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症。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1)湿滞脏腑经络,阻遏气机,升降失常。常可见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

  (2)湿留体内,常先困脾,致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则可见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症。

  3.湿性黏滞:

  (1)湿邪为病,其症多黏滞而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腻而不通畅。

  (2)湿病多**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等。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1)水肿多以下肢明显;(2)湿邪下注,则淋浊、带下、泄痢。

  (七)燥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燥邪,是指其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初秋多发为温燥;深秋则多发为凉燥。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外感燥邪,耗伤津液,可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

  (2)燥易伤肺 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最易损伤肺津,影响宣肃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及喘息胸痛等症。

  (八)火(热)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火热之邪,是指其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四季皆可发病。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1)火热阳邪伤人,多见阳热症状。如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等症。

  (2)火热阳邪,与心相应,常可上炎而扰乱神明。可见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

  (3)火热病证,多表现于头面部位。

  2.火易耗气伤津:

  (1)火热最易迫津外泄而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热致病,除有热象外,常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

  (2)阳热亢盛,实火为患,最能损伤人体正气,而使全身机能衰退。

  3.火易生风动血:

  (1)火热之邪,燔灼肝经,损耗阴液,致使筋脉失其滋养濡润,热极生风,因而发作肝风内动。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窜,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

  (2)火热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病症。

  4.火易致肿疡:

  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会聚于局部组织,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故说:“痈疽原是火毒生”。如临床所见,疮疡局部红肿高突灼热者,为属阳属火。

长按二维码关注即可获得医师资格证
获取2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10页精华点题讲义
获取医师笔试历年真题
获取2017医师最新资讯

执业医师万题库下载微信搜索"考试吧执业医师考试"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推荐:

  万题库:中医助理医师真题每日一练汇总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方剂学》基础知识手册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外科学》精讲精练汇总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精选试题 ·智能练习
·智能评估 ·视频解析
扫描二维码下载
临床执业医师
共计7690课时
讲义已上传
118920人在学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54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138471人在学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2982课时
讲义已上传
24795人在学
中医执业医师
共计8422课时
讲义已上传
157826人在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1445课时
讲义已上传
35781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距离2022年考试还有
2022笔试考试时间:8月20日
报名时间 2022年1月12日-25日24时
准考证打印 一般考前1周开始打印
考试时间 8月20日(笔试)
成绩查询 一般考后1-2月公布(笔试)
证书注册 拿到成绩单和资格证后可注册
版权声明:如果执业医师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执业医师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执业医师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选课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