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整体审察 是指诊断疾病时,要重视病人整体的病理联系,同时,还要将病人与其所处自然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综合地判断病情。
四诊合参 是指医生临证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综合判断,参照互证,以全面、准确地作出诊断。
病证结合 中医在诊断时,辨病与辨证常交织在一起,它既要求从纵的方面去辨别该病全过程的病机变化规律及临床特点,又要求从横的方面去辨别患者现阶段的证候类型。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
A.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B.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脉症合参
C.症候真假、症候错杂、四诊合参
D.症候转化、病证结合、辨证求因
E.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望面色
五色主病的内容是每年考试的高频知识点,需要全面记忆和掌握。
1.青色
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者,多属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面色青黄(又称苍黄)者,多为肝郁脾虚。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属惊风/医|学教育网。
2.赤色
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征。
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午后两颧潮红者,属阴虚证。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病重。
3.黄色
主脾虚、湿证。
面色萎黄者,多属脾胃气虚。面黄虚浮者,属脾虚湿蕴。面目一身俱黄者,为黄疸。其中面黄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乃湿热为患;面黄晦暗如烟熏色者,为阴黄,乃寒湿为患。
4.白色
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患者面色发白,多为气虚血少,或阳衰寒盛。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血虚证或失血证。面色(白光)白者,多属阳虚证;若(白光)白虚浮,则多属阳虚水泛。面色苍白者,多属亡阳、气血暴脱或阴寒内盛。
5.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面黑暗淡或黧黑者,多属肾阳虚。面黑干焦者,多属肾阴虚。眼眶周围发黑者,多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者,多由血瘀日久所致。
【易错易混淆点】
该知识常考以下内容:
五色主病的内容及各个面色的具体临床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