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在线讯(王旻辉 李姗 实习生杨燕婷 渠娟报道)半个月内,家住乌鲁木齐市西山路的赵春娥带着孩子去了两趟滑雪场,因为孩子期末考试成绩好,去滑雪是为了兑现给女儿的奖励承诺。
赵春娥说,现在家长兑现承诺花样繁多:考97分奖励吃一顿肯德基,考98分奖励一套漫画丛书,考99分奖励去一次滑雪场,如果考了满分,就给买一部时尚手机。这样按照考试分数高低来给孩子不同奖励,是一些家长为了鼓励孩子考高分想出来的办法。
家长承诺一一兑现
赵春娥在期末考试前对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说,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主课,如果有两门考95分以上,就带她去滑雪场两次,如果三门课的考试成绩都能达到95分以上,就给她买全套漫画书。
赵春娥说,按照孩子平常的考试成绩,三门主课里,英语和数学成绩较弱,想考到95分以上不太容易。但为了鼓励孩子能把其他两门主课也,她就对孩子许下了这些承诺。
结果孩子带回家的成绩单让赵春娥颇感意外和欣慰,“没想到三门课都考过了95分。”赵春娥笑着说,幸亏她为女儿许下的这些考试奖励还不算太贵,自己家庭还能承受,否则就要对孩子食言了。
除了赵春娥,儿子在乌市一所普通中学上高二的杨鑫成说,他也在期末考试前对孩子许下了物质奖励的承诺:只要期末能考到年级前15名,就给他买台电脑。“贵是贵了些,但只要他确实能有所进步也值得。”杨鑫成说。
杨鑫成原以为,孩子应该不容易考到他们预先制定的这些分数,然而事实却相反,孩子期末考试的成绩超乎寻常的好。
对此不少家长调侃道:“看来还是物质奖励的诱惑力大。”杨鑫成说,他所认识的家长当中有九成都在对成绩好的子女施行各种奖励。
成绩好坏不是标准
当班里一部分同学享受寒假各种奖励的时候,兵团二中小学三年级的施潇臻和往年一样正常做作业、前往亲戚家玩,并没有因为数学考到109分(满分为110分)得到奖励。
施潇臻的父亲施建平说,从学前班到现在的三年级,从来没有因为女儿成绩考的好,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后也不会。施建平认为,考试只是一种对于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测量。如果针对成绩的好坏进行奖惩,则会给孩子压力,让他们觉得学习和考试成了一种负担。
专家建议
物质奖励应适度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青少年心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周小西说,家长对孩子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属于对孩子的外部激励,但应当注意适度,如果经常使用物质奖励的方法,会让孩子内心的目标发生置换,认为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才是最终的目标。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学专家蔡浩说,奖励当中的赠送书籍、滑雪活动,家长花钱的同时,也能让孩子体会到精神享受,二者适当结合,这种奖励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