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是怎样产生的?
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就变成了“差生”。
怎样转变“差生”?
让他反复体验成功的喜悦,积累进步的成果。
如何让“差生”体验成功?
不断地挖掘他的优点。
所以,“差生”和优生之别,从来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家长和老师造就的,是阶段性的暂时现象。
我有一个山东老乡,孩子在人大附中读高三。寒假考试结束后,一家人就上我办公室来了,希望我能帮帮这孩子。
我自然就问了:“这次,你的期末考试考得怎么样?”
孩子还没有讲,家长就气呼呼地拍着沙发,说:“简直是一塌糊涂!”
家长大发雷霆,吓得孩子都不敢开口了。
我就跟家长说:“你能不能先出去一下,我跟孩子单独聊一会儿?”家长就气冲斗牛地出去了。
我问孩子:“你这一回到底考得怎么样?”
他说:“和上次相比,我这次考试提高了两个名次。”
据我了解,这个学生在班里长年倒数,前进两名的进步是很可贵的。于是,我说:“孩子,你太不容易了。我们人大附中每年600多个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有200多个,每一个学生都挺厉害。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你超越了两个名次,照这样的幅度往下走,高二、高三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在你身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出现啊!”
这样一说,孩子立马挺直了腰板,不再唯唯诺诺了。
我接着跟他讲:“现在对自己有信心了吧?”
孩子郑重地点点头。
“要想不断地超越自己,这个寒假你应该从哪些具体的事做起呢?”
孩子就滔滔不绝的说开了:“我想打牢基础知识,把所有学过的内容重温一遍,查漏补缺。早上再训练1个小时的英语听力。主攻化学,多做题,把这一门的优势扩大化。”
我接着夸他:“孩子,你真是了不起啊,已经胸有成竹了!”
家长往往指责孩子成天只想着玩,学习被动挨打。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完美自己的向上之心,知识缺乏毅力和执行力。所以,我俩又回过头,他说我写,逐条对这个寒假计划进行了论证和调整,落实成文。毕竟寒假时间短,计划项目不能太多。
最后,孩子拿着这个计划,自信满满地走了。果然,前不久老乡打来电话说:“这孩子从你那里回来以后,进步很快!学习自觉性也大大提高啦!”
孩子已经提高了两个名次,在家长眼里仍然一无是处。做家长和当学生一样,心理要有目标:一个长远,一个近期。
长远目标放在自己心里,不需要天天拿出来,想孩子抖搂:“你距离‘一本’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爸爸妈妈指望你上清华、北大,这么点进步就值得你沾沾自喜吗?”
短期目标就要抓住孩子每一次的微小进步,一点点往上加任务。什么叫了?什么叫考得不好?人家提高了就应该及时给以表扬和鼓励,而不是必须超过某某,那才叫好。越是问题比较多的孩子,越需要老师和家长拿着放大镜,去寻找他的优点,抓住他的每一点进步,有针对性地把表扬送达他的跟前。简言之,这个过程就是:
用放大镜找优点,清理负面情绪——降低难度,体验成功——加大难度,再次成功。
通常表扬三次了,这个学生就彻底、长足地走向优秀。所以,我称之为“三步优秀法”。
媒体津津乐道我帮“倒数第一考上北大”的教学案例。这个学生优秀的第一步从哪里开始的?
第一次考试,他考了倒数第一,第二次考试还是倒数第一。但是,他这次和倒数第二的考分差距从100分,缩小到了70分。这缩小了30分的差距,就是成绩的亮点、进步的关键点!
我只字不提学生这次还是倒数第一,而是大张旗鼓地表扬:“你看,他与前一名的差距缩小了30分!这是多么显著的进步啊!”一直要吧这个学生表扬得心潮澎湃、斗志昂扬了才行。
这要是换成有些家长,就会说:“你看你看,弄了半天,你这次怎么还是倒数第一啊?”
学生一想:“我这么拼命,还是倒数第一,有什么可努力的?”刚刚鼓起来的一点斗志有熄灭了,接下来又要破罐子破摔了。
有个少年想成为少林寺最出色的弟子。他问大师:“我要多少年才能那么出色?”
大师回答说:“至少10年。”
少年说:“10年时间太长了。如果我付出双倍的努力,需要多长时间呢?”
大师回答说:“20年。”
少年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地练习呢?”
大师回答说:“30年。”
少年灰心了,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我每次说更加努力,您反而告诉我需要更长的时间呢?”
大师说:“当年一只眼睛只顾盯着目标时,就只剩下一只眼睛去寻找道路了。”
优秀是需要时间来成全的,“欲速则不达”。家长心态平稳,着眼当下,走完优秀的三步,也许是三天,也许是三个月,甚至是三年。而一旦上了这个轨道,孩子的成功是可以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