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类型透视
⊙ 陕西省三原县南郊中学 王周平
现代文主观阅读题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紧扣对学生理解、筛选、概括、整合以及鉴赏评价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概括起来,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类型大致有以下五种:
一、词语理解型
一般来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
【答题方略】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高考回放】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方令孺《在山阴道上》,2006年高考湖南卷)
【语段信息】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温馨提示】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要特别注意词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根据语境,作者说“好久以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并决定要去瞻仰鲁迅先生“磨剑的圣地”,由此可知,“故乡”应不是作者故乡,而是鲁迅的故乡,亦是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答案:①鲁迅的故乡。②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二、句子理解型
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 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2. 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3. 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4. 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 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3. 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思。
【答题方略】 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高考回放】 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林清玄《阳光的香味》,2006年高考全国卷一)
【语段信息】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温馨提示】 本题所考语句是人物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有一定内涵的,“阴香”是相对于“阳光的香味”而言的,因为农夫喜欢阳光下的一切香味,故说与阳光无关的夜来香、昙花就是“阴香”。这句话是农夫对自己回乡务农生活的一种感受,农夫说这样的话无疑是出于对阳光的热爱,出于对一种朴实情怀的依恋,有这种感受说明他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默默无闻而又壮怀激烈,如同植物得到了阳光给予的力量而精神勃发。
答案:(1)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2)“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3)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
三、筛选整合型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要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的命题形式是:1. 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2. 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方略】 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考生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高考回放】 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杨 辛《天坛之美》,2006年高考北京卷第16题)
【语段信息】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温馨提示】 本题考查对相关信息的分析与整合的能力,并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联想能力。故宫的“庞大”和“以气势取胜”,可概括为雄伟(雄壮、雄浑……),“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可概括为威严(庄严、森严……),而方形的空间造型和“以红(砖红、土红而不是火红、鲜红)为重”的颜色应整合成厚重。
四、技巧分析型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有表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材料安排方面的技巧,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也有修辞运用方面的技巧,每一种技巧都有其常规作用。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1. ……作用是什么? 2. ……的好处是什么?3. 请分析……的表达效果。4. 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题方略】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其作用也是异彩纷呈的,对常见的技巧必须要熟悉它的常规性作用。例如,类比的作用: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象征的作用: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衬托的作用:突出事物特征,强化思想感情。
回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次要回答这种表现手法在文句中表现了什么内容,最后回答这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好处或效果,并结合语境加以说明。
【高考回放】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
【语段信息】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温馨提示】 作者用拟人手法写“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肃立”“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等;运用比喻手法写“黄金树”“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等;运用对比手法,将大树小树的“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与“骨架支楞的荒野者”进行对比,写出了秋天的热烈和人的冷漠无情,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下文转向人类破坏自然做了铺垫。答案略。
五、形象分析型
记叙性的写人散文或小小说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重视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是此类文体的命题重点,常见的命题形式是:1. 请结合,简要分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2. 根据原文简要描述某人外貌的具体特征;3. 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某人形象的内在特点;4. 请扼要评价某一人物形象。
【答题方略】 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呢?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高考回放】 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的品质?结合具体描写,分点说明。(宁春强《雁阵》,2004年高考北京春季卷)
【语段信息】 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你也真够狠的,一夜间毁了那么一大片林子。”驼爷把目光撒向湖畔,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驼爷喃喃着。驼爷是个护林员。
“哼!”狗娃重重射出一口浓痰,蓦地从袖管里抽出那把长刀。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
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好歹当过兵,打过仗,啥家伙没见识过?”
狗娃一愣,顿觉眼前这个驼背老人很有些不好对付,但还是大声吼道:“你就不怕我一刀捅死你?”
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
【温馨提示】 “驼爷”的思想品质,是在与“狗娃”的矛盾冲突中得到体现和刻画的,主要运用了语言、行为、神态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分析时结合这些具体描写的语句,读出其中隐含的信息。例如“‘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表明了他的坦荡、自信。应注意的是,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答案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要同学们在文学鉴赏时抓住特点,明确方法,重视实践,深入探索,自己的现代文鉴赏能力和应试能力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 陕西省三原县南郊中学 王周平
现代文主观阅读题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紧扣对学生理解、筛选、概括、整合以及鉴赏评价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概括起来,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类型大致有以下五种:
一、词语理解型
一般来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
【答题方略】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高考回放】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方令孺《在山阴道上》,2006年高考湖南卷)
【语段信息】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温馨提示】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要特别注意词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根据语境,作者说“好久以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并决定要去瞻仰鲁迅先生“磨剑的圣地”,由此可知,“故乡”应不是作者故乡,而是鲁迅的故乡,亦是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答案:①鲁迅的故乡。②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二、句子理解型
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 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2. 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3. 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4. 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 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3. 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思。
【答题方略】 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高考回放】 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林清玄《阳光的香味》,2006年高考全国卷一)
【语段信息】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温馨提示】 本题所考语句是人物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有一定内涵的,“阴香”是相对于“阳光的香味”而言的,因为农夫喜欢阳光下的一切香味,故说与阳光无关的夜来香、昙花就是“阴香”。这句话是农夫对自己回乡务农生活的一种感受,农夫说这样的话无疑是出于对阳光的热爱,出于对一种朴实情怀的依恋,有这种感受说明他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默默无闻而又壮怀激烈,如同植物得到了阳光给予的力量而精神勃发。
答案:(1)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2)“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3)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
三、筛选整合型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要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的命题形式是:1. 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2. 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方略】 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考生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高考回放】 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杨 辛《天坛之美》,2006年高考北京卷第16题)
【语段信息】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温馨提示】 本题考查对相关信息的分析与整合的能力,并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联想能力。故宫的“庞大”和“以气势取胜”,可概括为雄伟(雄壮、雄浑……),“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可概括为威严(庄严、森严……),而方形的空间造型和“以红(砖红、土红而不是火红、鲜红)为重”的颜色应整合成厚重。
四、技巧分析型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有表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材料安排方面的技巧,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也有修辞运用方面的技巧,每一种技巧都有其常规作用。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1. ……作用是什么? 2. ……的好处是什么?3. 请分析……的表达效果。4. 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题方略】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其作用也是异彩纷呈的,对常见的技巧必须要熟悉它的常规性作用。例如,类比的作用: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象征的作用: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衬托的作用:突出事物特征,强化思想感情。
回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次要回答这种表现手法在文句中表现了什么内容,最后回答这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好处或效果,并结合语境加以说明。
【高考回放】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
【语段信息】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温馨提示】 作者用拟人手法写“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肃立”“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等;运用比喻手法写“黄金树”“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等;运用对比手法,将大树小树的“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与“骨架支楞的荒野者”进行对比,写出了秋天的热烈和人的冷漠无情,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下文转向人类破坏自然做了铺垫。答案略。
五、形象分析型
记叙性的写人散文或小小说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重视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是此类文体的命题重点,常见的命题形式是:1. 请结合,简要分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2. 根据原文简要描述某人外貌的具体特征;3. 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某人形象的内在特点;4. 请扼要评价某一人物形象。
【答题方略】 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呢?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高考回放】 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的品质?结合具体描写,分点说明。(宁春强《雁阵》,2004年高考北京春季卷)
【语段信息】 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你也真够狠的,一夜间毁了那么一大片林子。”驼爷把目光撒向湖畔,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驼爷喃喃着。驼爷是个护林员。
“哼!”狗娃重重射出一口浓痰,蓦地从袖管里抽出那把长刀。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
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好歹当过兵,打过仗,啥家伙没见识过?”
狗娃一愣,顿觉眼前这个驼背老人很有些不好对付,但还是大声吼道:“你就不怕我一刀捅死你?”
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
【温馨提示】 “驼爷”的思想品质,是在与“狗娃”的矛盾冲突中得到体现和刻画的,主要运用了语言、行为、神态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分析时结合这些具体描写的语句,读出其中隐含的信息。例如“‘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表明了他的坦荡、自信。应注意的是,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答案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要同学们在文学鉴赏时抓住特点,明确方法,重视实践,深入探索,自己的现代文鉴赏能力和应试能力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2021年中考考生看过来:调整心态很重要 (2021-6-18 14:40:30)
·2021年中考生中考指南:必备物品清单 请查收! (2021-6-15 10:04:56)
·2021中考“锦囊”请收好:作答规范很重要 (2021-6-15 9:52:52)
·2021中考前这些事儿可千万别做 (2021-6-11 20:27:44)
·2021年中考失利咋办? (2021-5-25 16:37:03)
·2021年中考迎来大调整 这三点家长不要忽略 (2021-4-28 11:09:02)
·2021年中考生中考指南:必备物品清单 请查收! (2021-6-15 10:04:56)
·2021中考“锦囊”请收好:作答规范很重要 (2021-6-15 9:52:52)
·2021中考前这些事儿可千万别做 (2021-6-11 20:27:44)
·2021年中考失利咋办? (2021-5-25 16:37:03)
·2021年中考迎来大调整 这三点家长不要忽略 (2021-4-28 11:09:02)
2022年海南中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海南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各地中考答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
·职称英语考试培训 试听 ·会计职称考试培训 试听
·执业医师考试培训 试听 ·经济师考试培训 试听
·执业药师考试培训 试听 ·报关员考试培训 试听
·银行从业考试培训 试听 ·会计证考试培训 试听
·证券从业考试培训 试听 ·华图公务员培训 试听
·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 试听 ·公务员培训 网校 试听
·一级建造师考试培训 试听 ·结构师考试培训 试听
·注册建筑师考试培训 试听 ·造价师考试培训 试听
·质量资格考试培训 试听 ·咨询师考试培训 试听
·卫生职称考试培训 试听 ·监理师考试培训 试听
·执业医师考试培训 试听 ·经济师考试培训 试听
·执业药师考试培训 试听 ·报关员考试培训 试听
·银行从业考试培训 试听 ·会计证考试培训 试听
·证券从业考试培训 试听 ·华图公务员培训 试听
·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 试听 ·公务员培训 网校 试听
·一级建造师考试培训 试听 ·结构师考试培训 试听
·注册建筑师考试培训 试听 ·造价师考试培训 试听
·质量资格考试培训 试听 ·咨询师考试培训 试听
·卫生职称考试培训 试听 ·监理师考试培训 试听
中考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