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中考经验技巧 > 正文

   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还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和培养,虽然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但非智力因素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初中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学习的习惯、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课前预习新课的习惯,可以在教师教授新课之前大致了解课程内容,有助于把握重点带着问题听课,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作业认真书写的习惯,不仅可以保证作业的美观整洁,提高作业的质量,还能够培养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反之,不良的习惯也会成为学习进步的绊脚石,不少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脑子都不笨,但往往上课心不在焉、作业马马虎虎、做事丢三拉四。如何才能搞好学习呢?我给各位家长建议三点:1、 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学会听课听课也有不少学问。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习的最主要环节,四十五分钟课堂学习效益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也许有的家长和学生会想,每个人都有一双耳朵,听课谁不会呀。其实不然,听课也有不少学问。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

   首先,要集中注意力听。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周围环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对当前活动最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使心理活动维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还能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作适当的分配和调整。所以,注意力对于学习尤为重要。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往往一无所获。

   其次,要带着问题、开动脑子听。有些同学听课不善于开动脑子,不去积极思维,看似目不转睛,但一堂课下来心中却不留痕迹。俗话说:学贵有疑,疑是一切学习的开始.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听课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自己积极动脑,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再次,要积极举手发言。教与学应是双向交流,是双边活动,是互相促进的。学生上初中后,尤其是上了初二,变得不举手、不发言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在意周围同学与老师对他的评价了,不愿意发言是怕说错了丢面子,其实这样想是错误的。家长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积极举手发言就是一种参与,它既能较好的促使自己专心听课、动脑思维,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再有,要认真做好笔记。俗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都是说边学习边动笔的好处。笔记不仅是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也是复习旧知识的依据,同时我们还可以从笔记中发现新的问题。很多家长感到对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无从了解和把握,其实,每天查看一下他们的课本和笔记,就是一种好方法。

   2、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时间是个常量,每天都是相同的,需要合理安排;学习又是艰苦的劳动,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1)家长必须帮助孩子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首先是处理好玩和学的关系。学习是初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应该花在学习上。但是,学习又不是初中学生生活的全部,初中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适当和有益的活动(包括玩)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把孩子的闲暇时间安排得严严实实,不让孩子有娱乐和活动的时间;有些家长却对孩子的课余活动放任自流,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要指导学生学会劳逸结合,学习时专心致志、静得下心来;活动时生龙活虎、放得开来。学习和玩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其次是处理好主和次的关系。初中阶段学习知识的密度大大增加、学习知识的广度也大大增加,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处理好各种知识内容之间的主次关系。学科之间有差异,基础学科、工具学科是初中学习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一定要学得扎实。学科内容本身也有主次,概念、原理及其形成是主,知识的灵活运用是主,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是主,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花的时间和精力。

   再次是处理好发展兴趣和打好基础的关系。兴趣是学习动力产生的直接原因,孩子对哪一门功课感兴趣,这门学科也就往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初中学生思想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兴趣也往往不够稳定,有些孩子对兴趣的理解也比较片面。表现在学习方面主要有以下情况:一会儿喜欢这,一会儿喜欢那,见异思迁,结果什么也没学好;光凭兴趣学习,自己认为不感兴趣的就敬而远之,结果就成了跛脚.其实,初中的学习是整个人生学习的基础,首先要学好每一门功课,初中学习过了关,高中阶段就可能比较顺利;即便是通常被认为是副课的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也不能等闲视之,实际上都是将来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培养兴趣必须以打好基础为前提。

   (2) 遵循记忆规律来安排学习

   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规律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学习刚结束,遗忘就相伴开始了。第二天忘得最多最快,第二天需要复习的时间较长,如果第二天复习了,第三天就遗忘少了,需要复习的时间也较短;如果第三天复习了,第四天遗忘得就更少了……。总之,遗忘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这规律给我们指导孩子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①及时复习。初中生学习存在一种普遍的倾向,就是随学随丢,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了事。到考试时,再临时抱佛脚,从头开始复习,甚至打疲劳战、熬夜。要改变这种前学后忘,到后面问题成堆的现象,关键要做到及时,特别是对于那些字母符号、公式、外语单词等意义性不强的学习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复习。这好比在堤坝塌方之前,及时加固,要比垮了之后再修,付出小的多的努力。教育家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可以为师矣。强调的就是及时复习的好处。

   ②分散学习。及时复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劳永逸.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以学习外语单词为例,如果当天学习了20个单词,一位同学在当天晚上集中复习一小时,加以巩固;另一位同学当晚复习半小时,第二天再复习15分钟,第四天复习10分钟,一周后再复习5分钟。结果后者记忆的效率明显高于前者。

   ③过度(即超过适当的限度)学习。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在83岁高龄时,仍能熟练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别人问他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他回答说;说起来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在学习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记忆某些内容,到刚能勉强背诵时就停止了学习,结果过了不久就不会准确回忆。如果能一鼓作气,再多学几遍,效果就大大提高;而且这样熟练的记忆,保持时间也特别长久,这就是过度学习.一般而言,过度学习保持在50%-100%范围内。举例子说,背诵一首唐诗,如果用十遍刚好能基本背出,那么最好能再读3-6遍,这样就能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了。当然,任何一种学习仅靠一种方法,效果都会受到影响的,要把过度学习与及时学习和分散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3、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各科学习方法

   因科制宜,才能有的放夭地学好各门功课。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科逐渐细化,各门学科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和规律。理科类数、理、化学习重抽象思维,要善于融会贯通;文科类语、英等重知识积累,要善于联系实际。只有把握各学科的特点,因科制宜,才能有的放夭地学好各门功课。

   (1) 语文学习

   语文是负载民族文化、进行生活交际的一门工具性学科,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曾经深入浅出地说,语文是学习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地基一样。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作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青年,学会正确运用祖国语言,这应该是起码的要求吧。语文水平低,讲义看不懂,怎么能学好数学?你解数学题,连题目要求什么都不清楚,解题非错不可。语文水平提高了,阅读能力增强了,不仅有助于学习数学,还有助于学好其它科学知识。就语文学习本身而言,初中阶段也是关键。语言实践和语言积累逐渐丰富;各种文体的阅读全面展开;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要求都在初中开始得到训练。因此,无论从横向的学科联系,还是纵向的能力可持续性发展,初中语文学习显得十分重要。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