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二、开个“凤头”

  开头在文章中的位置有如门户,给人第一印象,它的好与坏,对于文章相当重要。好的开头,常被人们比喻为“凤头”。文章有个好开头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可吸引阅卷教师的目光,赢得其好感。

  如何有个好开头呢?

  首先,开头得与文题相符,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不能为了追求新奇而离题万里。

  其次,入题要快,语言要精练,最好是开门见山。有些同学落笔时总爱兜圈子,拐弯抹角离题千里,读了半天,不知所云。记住,不要玩“深沉”,不要玩玄而又玄的“哲理”。应当旗帜鲜明,快人快语,尽快释放“动情力”,迅速打动阅卷老师的心灵。

  当然,开好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创新意识,不同凡响。这就要求考生善于独创,从最细微的事情里去发现有价值的新鲜玩艺儿,那么,你将它用在开头上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

  ( 1 )设置悬念,吊足别人胃口。如《百合谷》开头:“我是一颗花的种子,风儿把我带到了一个神秘的山谷,也许这就注定了我的生长不会顺利。”这类开头,设置疑团让读者去猜测,增加了作文的神秘性,让读者看了开头之后,就想再往下去看。

  ( 2 )引语入题,点化名言。这类开头或以格言,或以俗语,或以诗文,或以故事,或设比喻,然后以此为核心生发出去,使开篇富有新意。这种方法可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有访古探幽之效。例如有篇文章题为《 WTO 与中国文化》,小是这样开头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加入 WTO ,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入世,不仅能给国民经济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更意味着中国文化与 WTO 成员文化的一种接触、碰撞、融合与对接。”开头引用古诗,紧扣话题中心,出语不凡。

  ( 3 )设问式。开头就提出问题,或引起读者注意,或激发读者思考,或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三、结个好尾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作文亦然,尾结得好,能给读者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启发读者深入地思考问题,从中得到教育。收尾要做到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题,有利于文章的结构,要做到辞虽尽而意无穷,就像欣赏一首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回荡缭绕。考场上又有哪些办法去应急呢?请坚持一个原则,不要拖泥带水无话找话,要干净利索。另外,首尾呼应或结尾点题是结尾的好办法。首尾呼应或结尾点题的好处是

  ( 1 )能给阅卷教师留下中心突出、结构完整的印象。

  ( 2 )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跑题的缺憾。

  例如考场作文《笑容也是一种美》这篇文章开头有这样一句:她那灿烂可爱的笑容,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结尾一句是:笑容也是一种难得的美。

  四、锤炼语言

  精彩的语言也是文章的亮点,它会让阅卷老师对你刮目相看。什么样的语言才精彩?是在准确的前提下,经过自己的独特感受,通过巧用修辞,活用俗语、成语,精用当今时尚用语,在字里行间透出机智与哲理的语言。

  例 1 :“生命的光芒切割了一切附庸,让音乐和书都注下我们的心田吧!”写出音乐和书在生命中的重要,写出自己独特的人生观。

  例 2 :“岁月:无法留住,只能跟它一起赶路。”“信念:黑夜里荒野上的一豆灯光。”深刻而富有哲理。

  例 3 :“平平淡淡才是真”,“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我的未来不是梦”时尚用语引用。

  例 4 :“在他的手臂上,那烙痕一样清晰的,分明是一道长长的泪痕。”

  例 5 :“就是这样一双美丽的大眼,却常常无故地给妈妈以白眼。”

  例 6 :南京市 2002 年中考优秀作文《做任何事要尽心尽力》中有这样的句子:“遇到困难时,与其绕道远行,还不如正面交锋;与其屈服其下,还不如拍案而起;与其不知所措,还不如落棋有声;与其打退堂鼓,还不如勇往直前。”语言精练而准确,几个选择复句组成的排比句,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使得文章的论证色彩更加鲜明而有气势。

  以上几句语言均很有特色,例 1 、 2 句富有哲理,例 3 句紧跟时尚,例 4 、 5 句充满机智,例 6 句饱含气势。

  当然,语言的锤炼非一日之功,它在作文考试中是最稳定的因素,平时语言功底好的同学考场作文仍然会优美流畅。那么,在考场上,平时语言功底较差的考生还能有所为吗?我们的经验是,重视它,采取点补救措施还是有用的。

对开头结尾或文章的过渡句,先在草稿纸上写出来,推敲一下,看看能否化用一些积累在脑子里的带有哲理或俏皮有趣的句子,或运用一些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

  2. 对文中需要描写的某个重点语段,不要急着动笔,先在眼前展开画面,让自己身临其境,调动各种感官看、听、想,然后在草稿纸上动笔,调整修改一番,再把它抄到试卷上。

上一页  1 2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