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摸”字是这样解释:摸 m ō( 1 )用于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我摸了摸他的脸,觉得有点儿发烧。( 2 )用手探取:摸鱼 / 他在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了一张纸条来。( 3 )试着了解,试着做:摸底 / 逐渐摸出一套种水稻的经验来。( 4 )在黑暗中行动,认不清道路上行走:摸到床边开亮了灯 / 摸了半夜才到家。

  但在丰富多采的文学作品中,“摸”字的用法不再显得那么呆板单调,而是能生动准确地凸现人物个性,充分表现人物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甚至有著一字起千钧力透纸背的神韵。

  一 . 表示人物关怀爱怜的心理

  ( 1 )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句( 1 )中写一家三代人面对大路和小路,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而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当“我”左右为难,决定委屈儿子的时候,母亲却变了主意坚持要走小路。这里,叠词“摸摸”突出了母亲对孙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怜;既满足了孙儿的心愿,又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也推动了下文“我”背母亲的情节,使文章卒章显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二 . 表示人物怜悯同情的心理

  ( 2 )战士们带走了那只鹰。

  我突然追过去,说:“让我摸一下,叔叔!让我摸摸它!”

  我的手触到了光滑冰凉的羽毛。

  (《心中的鹰》)

  句( 2 )中写“我”小时候目睹了解放军战士将空中的鹰击落而又带走时对他们发出的一种无畏抑或无谓的乞求。鹰在“我”的心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像英雄一般给人力量,像先知一样给人智慧,它翱翔太空给人信心和希望,它扎进深渊给人庄严和悲壮,可当人类“为合理的生存理由”击落鹰时,“我”心中的美好希望自然随之遭到破坏。这里的叠词“摸摸”,写出了“我”对鹰遭到破坏时无言的理解和接受,无尽的同情和怜悯,无声的抗议和呐喊。

  三 . 表示人物窘迫困顿的心理

  ( 3 )我不好意思的笑一下,鞠了一个“半躬”,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下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 (《一面》)

  ( 4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孔乙己》)

  句( 3 )中写的是在内山书店看到鲁迅先生翻译的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后的反应。他深受鲁迅先生的熏染,是一个渴望能够得到知识,认识革命,追求光明的进步青年,他既想能够买到书,又身受拮据生活限制,而欲求不得,实在为难。这种矛盾的心理用“摸摸”一词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摸摸”有探寻掂量的意思。而句( 4 )是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来喝酒时的情景。他被为虎作伥的丁举人致残后,悲剧命运不断加剧,而嗜酒如命的性格却丝毫未变。动词“摸”写出了他身残气微,生活困顿,不复聊生的悲惨情景,这里“摸”字有从口袋里往外挖出的意思。

  四 . 表示人物慷慨吝啬的心理

  ( 5 )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5 )句中写鲁提辖为救助金氏父女借银相助的情景。写史进和李忠二人都用了动词“摸”,史进对鲁提辖慷慨解囊,倾其所有,充分表现了他怀有深切的同情,而李忠很不爽利,显得极其吝啬数量之少且不言,担心鲁提辖有借无还的小心眼儿却不言而喻。这一前一后,运用同一动词进行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五 . 表示人物观察感知的方法

  ( 6 )我懂得了每样东西都有名称,每一个名称在我的脑海中都产生新的概念,回到家我摸到每一样东西似乎都充满了生气和活力。我用这种新奇的观点观察事物。 (《我的老师》)

  出生十九个月就失去视力和听力,不久又变哑的海伦。凯勒,一生全靠触摸来认识事物,感知生活。她将“摸”作为自己观察事物的方法,不仅符合人物的身份,而且使视觉发生移位,更加增强了读者对她奋发图强坚韧不拔求索知识的强烈印象。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平平淡淡一动词,能出神入化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动作,充分展现人物的情感变化。它荡漾着人物复杂心理的动态,洋溢着人物丰富深沉的情思,两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这种建立于作家把握生活基础之上的匠心独用的神斧之笔,至少给我们带来两点启示:一是要根据实际语境,联系上下文,不断推敲琢磨品味关键性词语,只有这样,我们阅读文章时,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人物的独特而完美的形象。二是要深入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把握生活,品位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谴准确的词语造生动的句子写优美的文章,刻画栩栩如生的“类”人物形象。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