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A.将以下骑送迎 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选文]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 (3)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 矣。
[注释]
(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讠宣 ]xāun,遗忘。(4)[戒]警告。
[练习]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 孟子辍然中止( ) ②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
处士笑而然之( ) 何有于我哉?( )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 ) ②此:( )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阅读提示]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三)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选文]
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4)[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 术( ) 过( ) 疵(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
(3)多作自能见之( )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答
[阅读提示]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今天读来,不无启迪。
(四)墨池之上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
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目的是 ;[乙]文中董遇告诉从学者 . (3分)2.解释下面两组加点的词。 (4分)
(1)a 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被: b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
(2)a 或问“三余”之意 意: b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必须准确译出)。 (4分)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4.谈谈你读[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五)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选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成( ) 去( ) 方( ) 欲(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 (4)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
3、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
[阅读提示]
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
(六)《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
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通假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B.汤熨之所及也(“汤”通“烫”)
C.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 D.臣是以无请也(“无”通“亡”)
2.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有疾在腠理(君王) B.扁鹊复见(又,再)
C.桓侯故使人问之(原因) D.司命之所属(类)
3.下面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意思不同的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君之病在肌肤
C.司命之所属 D.君子之学必好问
4.省略成分补充正确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之)为功 B.桓侯故使人问之(原因)
C.(疾)无奈何也 D.(使者)已逃秦矣
5.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是非君子之道
C.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七)不食嗟来之食
齐(齐国)大饥(饥荒)。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jù)(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2分)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4分)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参考答案: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4分。故事叙述大致完整得2分,点明出处得1分,成语意基本解释清楚得1分。)
(八)锡饧不辨
[阅读提示]
滥竽充数的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故事中的南郭先生已成了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代表人物。其实历史上这种人已不足为奇,由于他们的浅薄无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明 1 名医戴原礼尝 2 至京,闻一医家术 3 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 4 求 5 溢 6 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 7 去,追而告之曰:“临 8 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叩 9 其故。曰:“此古方尔 10 .”殊不知古方乃 11 饧 12 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 13 !今之庸 14 医妄谓 15 熟谙 16 古方,大抵 17 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 1 明:明朝。 2 尝:曾。 3 术:技术。 4 迎:迎接他出诊的人。 5 求:上门求诊的人。 6 溢:满。 7 既:已。 8 临:等到。 9 叩:问。 10 尔:同“耳”。 11 乃:是。 12 饧:táng 同糖。 13 嗟jiē乎:唉,叹词。 14 庸:平庸,此指无技术。 15 妄谓:胡说。 16 熟谙ān:熟悉。 17 大抵:大都。
[训练]
一、 指出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的现象。
见其迎求溢户2.原礼心异之
二、 区别下列各组加点词的不同含义。
偶一求药者既去(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叩其故( )
叩石垦壤( )
殊不知古方乃饧字( )
殊不沾污( )
临煎加锡一块(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三、 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九)邹与鲁哄
[阅读提示]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反之,推行暴政,造成贫富悬殊,阶级对立,其统治地位一定不会牢固。这就是选文中的百姓“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的原因。
邹与鲁哄 1 ,穆公 2 问曰:“吾有司 3 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 4 也。诛之,则不可用诛;不诛,则疾视 5 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 6 则可也?”孟子对 7 曰:“凶 8 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 9 乎沟壑,壮者散而之 10 四方者,几 11 千人矣;而君之仓廪 12 实 13 ,府库充,有司莫以告 14 ,是上慢 15 而残下 16 也。曾子 17 曰:”戒之戒之!出乎尔 18 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 19 也。君无万焉 20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 21 矣。“
注释: 1 哄:斗,交战。 2 穆公:邹国国君。 3 有司:官吏。 4 莫之死:即莫死之。 5 疾视:恶狠狠地看着。 6 如之何;怎么办。 7 对:回答。 8 凶:荒。 9 转:抛弃。 10 之:往。 11 几:几乎。 12 仓廪lìǖ:粮仓。 13 实:充实。 14 莫以告:不把真实的情况报告。 15 上慢:在上位的人怠慢。 16 下:下面的百姓。 17 曾子:即曾参,孔子的学生。 18 尔:你。 19 反之:报复在上位的人的机会。 20 不尤焉:不要怪罪百姓。 21 死其长:为他们的长官而死。
[训练]
一、 穆公向孟子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孟子是怎样解答的?从中可看出孟子怎样的主张?
二、 文中孟子引用了曾子的话,有什么作用?请联系文中内容翻译这句话。
三、 解释下列词组。
莫之死 ( )2.如之何 ( )
3.凶年饥岁 ( )
4.莫以告 ( )
四、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诛之 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A. B.
反之 而民莫之死也
出乎尔者 君行仁政
C. D.
此古方尔 人之才行
(十)卖柴翁殴宦者
[阅读提示]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著名的《卖炭翁》,深刻揭露“宫市”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但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面寻宫使的掠夺,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选文中的卖柴翁却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在被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怒殴宦者。
尝有农夫以驴负 1 柴。宦者称宫市 2 取之,与 3 绢数尺,又就索 4 “门户” 5 ,仍邀 6 驴送柴至内 7 .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 8 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此柴与汝,不取直 9 而归,汝尚 10 不肯,我有 11 死而已!”遂殴宦者。
注释: 1 负:驮。 2 宫市;王宫中所设的市肆。 3 与:给。 4 就索:向他索取。 5 门户:指门户税。 6 邀:强要。 7 内:宫内。 8 尔:你。 9 直:同“值”。 10 尚:还。 11 有:只有。
[训练]
一、 解释加点的词,并指出词性。
宦者称宫市取之 ( ) ( )2.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 ( ) ( )
3.今以柴与汝 ( ) ( )
4.尝有农夫以驴负柴 ( ) ( )
5.我有父母妻子 ( ) ( )
6.我有死而已 ( ) ( )
二、 试分析文中的“宦者”和《卖炭翁》中的“宫使”(可从两者的掠夺的程度手段及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方面分析)。
三、 找出文中表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词语。
(十一)凿壁偷光(《西京杂记》)
[选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衡乃穿壁(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3),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原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4)给以书,遂成大学(5)。
[注释]
(1)[逮]及。(2)[穿壁]在墙上找洞。(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4)[资]借。(5)[大学]大学问家。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而( ) 大姓( ) 偿( ) 怪( )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
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
C、非学无以致疑。 D、以此戒之。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由而来的一个形容勤学的成语是 ,再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 .
(十二)挂牛头卖马肉
[阅读提示]
挂羊头卖狗肉,常被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然而文中的“挂牛头卖马肉”,却被晏子用来比喻灵公表里不一,内外有别的做法,从而告诫灵公宫内宫外要一视同仁,统一执法。
灵公 1 好妇人而丈夫饰 2 者。国人尽服之 3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 4 而不止。晏子见 5 ,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 6 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 7 月,而国人莫之服 8 .
注释: 1 灵公:指卫灵公。 2 丈夫饰:穿男子服装。 3 尽服之:都跟着穿戴男子服饰。 4 相望: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 5 见:求见。 6 为:做,这里指穿。 7 逾:超过。 8 莫之服:没有人穿。
[训练]
一、 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 翻译晏子的两句话,分析“悬牛首于门”和“卖马肉于内”各喻指什么。
三、 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C.臣本布衣。
D.刘备,天下枭雄。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公使吏禁之曰 ( )2.使内勿服 ( )
3.女子而男子饰者 ( )
4.相望而水止者,何也( )
(十三)与陈伯之书(节选)(丘迟《丘司空集》)
[选文]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1),感生平于畴日(2),抚弦登陴(3),岂不怆悢(4)!所以廉公之思赵将(5),吴子之泣西河(6),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7),自求多福。
[注释]
(1)[故国之旗鼓]因为陈伯之原是梁的江州刺史,后来投魏,这封信是丘迟劝他临阵归降,所以说是“见故国之旗鼓”。(2)[畴日]昔日。(3)[抚弦登陴]拿着弓箭登上城墙。弦,弓弦;陴,城墙上的女墙。(4)[怆悢(liàng)]悲伤。(5)[廉公之思赵将]廉颇原是赵将,后来被迫奔魏,但仍思复用于赵。(6)[吴子之泣西河]吴起治于西河,因为魏武侯听信谗言,西河可能不保,所以吴起望西河而泣下。(7)[规]打算。
[练习]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见 见故国之旗鼓。 B、树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每见壁间题字。 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
C、思 廉公之思赵将。 D、之 人之情也。
学而不思则罔。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1、填空。
(1) 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2)“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
3、文中的“将军”指代( )
A、廉颇 B、吴起 C、陈伯之 D、丘迟
4、翻译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牵挂 (2009-9-11)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可爱的书呆子 (2009-9-11)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莫让"砂粒"藏鞋中 (2009-9-8)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善败者不亡》 (2009-9-8)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 (2009-9-8)
2022年海南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
·执业医师考试培训 试听 ·经济师考试培训 试听
·执业药师考试培训 试听 ·报关员考试培训 试听
·银行从业考试培训 试听 ·会计证考试培训 试听
·证券从业考试培训 试听 ·华图公务员培训 试听
·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 试听 ·公务员培训 网校 试听
·一级建造师考试培训 试听 ·结构师考试培训 试听
·注册建筑师考试培训 试听 ·造价师考试培训 试听
·质量资格考试培训 试听 ·咨询师考试培训 试听
·卫生职称考试培训 试听 ·监理师考试培训 试听
实用文档 | 入党资料 | 入党申请书 | 入党志愿书 | 个人自传 | 转正申请书 | 思想汇报 | 个人简历 | 简历模板 | 简历封面 | 工作计划 | 工作总结 | 自我评测
个性评测 | 社交评测 | 事业评测 | 运势评测 | 报告 | 实习报告 | 工作总结 | 社会实践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调查报告 | 辞职报告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演讲范文 | 更多>>
英语学习 | 听力口语 | 阅读写作 | 翻译文化 | 趣味英语 | 学习方法 | 英文经典歌曲 | 每日课堂 | 空中英语 | 少儿英语 | 影视英语 | 英文歌曲 | 更多>>
作文大全 | 作文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话题作文 | 考研 | 四六级 趣味作文 | 体裁作文 | 记叙文 | 议论文 说明文 | 应用文 | 读后感 | 作文素材 | 名言警句
优美段落 | 哲理故事 | 诗词赏析 | 成语知识 | 技巧 | 写作指导 | 作文点评 | 佳文赏析 | 写作基础 | 话题演练 | 作文教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