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我国古典诗论中虽然没有出现过“通感”这个术语,但在上下五千年的辉煌诗歌史上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出的名篇佳句却不胜枚举:“红杏枝头春意闹”,“促织声尖尖如针”(贾岛《客思》),“不见年年辽海上 / 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贺《南园  》)……这些别出心裁的通感无不展示着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韵味和魅力,更是表现了非凡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随着语文教材的不断创新,通感也频频出现在初中课文里。初中语文第一册中就有不少运用通感的句子。如视觉通听觉的:“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金黄的大斗笠》)还有:“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衫,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十三岁的际遇》)。

  也可以从课外文学读物上找出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发上依稀的残香里 / 我看见渺茫的昨日的影子远了,远了。”朱自清的这首小诗通过嗅觉和视觉的变通,精妙地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的欢乐和过去的时光的无限依恋。“青色的夜流落在花阴如一张琴 / 香气是它飘散出的歌吟 / 我的怀念正飞着 / 一双红色的小翅又轻又薄 / 但正网于花香。”“夜”时而是香气,时而是琴声,时而又变成诉诸于听觉的“网”,这里视觉、听觉、嗅觉相通,显露了诗人何其芳运用通感的高超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务必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例句认识到,通感不是词语的搭配不当,不是的观察失误;而恰恰体现了词语的运用巧妙,体现了的观察高明。如“月光濡湿了道路”,表面看起来主语“月光”,好像与谓语动词“濡湿”搭配不当,好像的思维出了问题;但若转念想到月光的柔美和朦胧,自然就联想到了雾,既然柔美朦胧的雾能濡湿道路,那么月光也就能濡湿道路“月光濡湿了道路”这个句子也就顺理成章了。

  由此可见,通感是以多方面的细致观察为基础的,常以扩散思维和多步联想为桥梁,合情合理地寻求逻辑上的相通点,最终求得感觉上的“曲经通幽”之妙。通感就是这样开辟语言创新的奇妙途径的,它体现在观察的变通即感觉的变通上,具体表现在谓语动词的选择与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词的搭配上,也表现在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上。只要善于变通,善于在实与虚、具体与抽象的变通上寻找感觉的默契,许多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动词、名词或形容词就能魔术般的优化组合,变成金光闪闪的精彩句子,使平字出奇,陈字见新,淡字增色,感觉妙不可言。

  观察不只是“看”,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有助于写好文章。学生若能在作文中恰当运用一点通感就更难得了。老师对此要大力提倡,热心辅导,充分肯定,点石成金;千万别把学生作文中的通感当成病句甚至于一棒击杀,如果这样,就等于扼杀了学生最宝贵的创造思维。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指导他们充分发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观察事物的功能。

  观察一朵月季花,既要通过视觉观察它的色彩;还要通过嗅觉观察它的香味,通过触觉观察它的柔媚,通过听觉观察蜜蜂对它的歌唱。在此基础上,把各种感觉联系起来,加以变通,就可以创造出这样一句颇有诗意的通感来:“月季花粉红的芳香在蜜蜂痴迷的歌唱里流淌。”如果学生的作文中运用了这样的通感,就不愁他们写不出文采飞扬的作文来。

  综上所述,观察不只是用眼“看”,耳、鼻、舌、肤也是观察的好感官,充分发挥,相辅相成,最佳境界是通感。

上一页  1 2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