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写文章,除了让语言通顺流畅外,还应当让它含蓄生动一点。这样的语言才有“嚼头”,而咀嚼才会让人回味无穷。写作中,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巧修辞

  例如某考生的满分作文《语文,从我心中出发》中,考生这么写道:“矿山的黑脸注解你的朴质,草原的马背张扬着你的灵性,农妇的家常聊着你的闲适,渔夫的鼾声枕着你的恬静,牛背上竹笛吹出原版的童话,槐树下老叟的絮语装订着再版的《诗经》。”这段语言运用拟人的手法含蓄而又生动地告诉人们:语文无处不在,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多么清新俊美的文字,它是何等的耐人咀嚼,耐人品味!

  二、妙留白

  我们首先来读马克。吐温的一篇小小说《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这篇小小说采用“留白”的手法来叙述“丈夫”某一段时间内的生活经历,我们读后可以想象出具体情节:“丈夫”招聘年轻女打字员后与其关系不够正常被妻子发现,并遭到严厉的斥责。“丈夫”为了弥补过失,就给夫人及岳母买高档的衣服讨好,以求宽待(可能他是靠岳母家的资产发的迹),还遵照妻子的教导辞退了年轻打字员并重新招了年纪大的打字员……这些留白给我们留下了不尽的思索和想象,给文章增添了含蓄、蕴藉之美,让人回味无穷。

  三、用谐音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是这样描写三味书屋的中堂的: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只梅花鹿行礼。奇怪,既是书塾为什么没有孔子牌位?更为奇怪的是他们为什么还要对挂有“伏”在古树下“鹿”的图画行礼?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伏”和“鹿”是“福”和“禄”的谐音,旧时候读书为的不就是升官发财吗?

  四、阐哲理

  文章中的哲理句往往会给人无限的思考和启发。如鲁迅先生《故乡》里的结尾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它是用比喻让语言充满深刻的哲理的,它告诉我们希望与奋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给人以精神和力量,有绵长而遒劲的滋味。

  五、说反语

  例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在刻画烂漫樱花下的“清国留学生”时这样写道:……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些语言表面是在写“清国留学生”的“柔情绰态”,如果我们结合具体语境来品析,就可以看出是在用反语活画其丑态,揭露其腐朽的灵魂。这味道委实辛辣至极。

  但望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要“下语三分,用意十分”,这样的语言才会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