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08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09年中考复习建议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今年,全国初中毕业学生全部进入新中考。纵观各地中考语文试题,都是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和《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08〕6号)精神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命制的,几乎每一份试卷都很好地反映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所提倡的命题原则、学科试题评价标准,并在巩固新课程改革和中考改革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之上,命题不断成熟、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充分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的命题改革意识。试题的学科性、导向性、文本性鲜明,同时各地试题的区域性特色不断增强。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又加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既体现了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又充分体现了中考的选拔功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2008年各地中考试题特点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各地试题都在努力体现新课程的考试评价理念,做出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但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大体形成了共同的特征:

  1.依据课标,淡化教材,能力立意,区域性特色鲜明

  新课程实施后,“一标多本”已成为现行中学教学的特色,即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统领下,实施了多种教材并举的现象。因此各地中考命题既要考虑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的达标要求,又要兼顾高中阶段学校选拔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在遵循教育部《命题指导》的基本精神,突出“两考合一”的考试性质,命题时都是努力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并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在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重视对基本能力的考查。语文基本能力从形式上体现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又分为六个层级: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探究,六个能力层级在试卷中都有不同考查。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给各地的教育教学赋予了的自主性,随之各地的中考试题的地方区域色彩也更加鲜明。主要体现在考查目标的定位上更具有区域教育发展的特色,试题的题源和题料也更具有较浓的地方文化特色,不少试题取材于当地的人文材料或文学作品。这对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意识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2.注重知识的覆盖面,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试卷结构合理

  各地试题基本上兼顾了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两种功能,既注重了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宽,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涵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知识的覆盖面在80%左右;同时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试题量逐渐减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便于学生发挥创造性能力。试卷结构出现相对稳定,板块日趋相近的趋势,大体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综台学习”(或“表达与交际”)“应用与写作”四大板块。试题难度适宜,坡度设计科学,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基本维持在7∶2∶1。试题编排注重人文关怀,既方便考生答题,又便于阅卷。

  题型相对稳定,以主观题为主,单纯的客观选择题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一般在10%以下,着重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积累和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和表达,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常规题型为主,同时新题型也不断涌现,新题型题量与分值设置恰当。“综合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新题型的实验田,也是落实新课程要求的新中考的鲜明特色。3.注重积累,落实基础,强调语感,突出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试题的积累部分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包括识记常用字的读音、识记常用汉字(词语)的书写、古诗文的默写、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等,甚至包括汉字的规范书写,考查的覆盖面宽,形式多样。值得关注的是,各地试题都加大了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考查力度,分值为全卷的8%左右;考查方式已由简单的默写,发展到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考查的范围都在课程标准规定之内,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精华的积累和热爱,同时又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中学语文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语言表达与运用方面的试题,题型丰富多样,角度新颖,强调学生的语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尤其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试题材料的选择更加贴近中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语文既亲切平易,同时又认识到需要扎实的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才能表达好。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涉及面宽,包括正确使用词语、规范使用标点符号、辨析和修改常见的病句、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句式、压缩语段和扩写语段等等,这类试题又常常是取材常见,考点明晰,却着重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以主观试题为主,既避免了学生语言机械操作,又给学生以发挥特长和张扬个性的空间,更容易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注重阅读欣赏,强调整体感知,着眼语言品味,彰现个性解读

  阅读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无论是文言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典范,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充满时代气息。命题注重文本的理解,从词句理解、内容概括到文章分析,问题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尊重文本,强调个性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为学生个性化解读提供充分的表达空间,有利于引导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古诗文阅读试题的选材经典而浅易,短小精悍而具有一定的意趣。着重考查课本中所学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式的迁移理解,立足于读懂文意,对文章内容、章法分析不需作太高要求,比较符合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实际。

  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选材比较广泛,兼顾不同文体的文章,阅读量有逐渐加大的趋势。设题立足文本的整体阅读和理解,强调对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语境理解赏析,不少试题需要学生联系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感悟和认识紧密地联系起来理解,有利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人文精神。

  5.注重综合与探究,增强了语文实践性,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

  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区别传统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许多地方的语文试题都关注到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或探究性学习,在这方面的命题做了大胆积极的探索,题型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命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和掌握的语文基本技能理解和表达生活中的语文现象,解决生活中语文运用的实际问题。设题开放性强,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答题空间,有利于引导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为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类试题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逐渐成为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的亮点。6.作文淡化审题,强调真情实感,引导追求真、善、美

  纵观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基本上都没有设置审题障碍,淡化了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着重考查学生的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基本的写作能力。有的中考试题还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题目供学生选择,给学生比较宽松的选择余地,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生活积累,有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个性,激发创造性。作文命题的形式丰富多样,明显改变了以往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格局,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各显身手。选题大多围绕如何正确对待人生,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主题积极健康,着重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和感悟生活。

  7.命题材料紧扣时代脉搏,时事热点入题鲜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情不断,让人应接不暇。冰灾、震灾、股灾、环保、奥运等题材都在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或多或少得到了体现。这提示我们语文学习必需跳出“小课本”“小课堂”,树立“大语文”观,在生活中活学活用语文,才是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二、2009年中考备考建议

  每年教育部都要对各地中考试题进行分析评价,一方面加强了对各地中考试卷命题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交流,使各地中考命题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相信2009年的各地的中考命题将在2008年中考试卷的基础上“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进”,不断完善,进一步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精神,积极有力推动新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学改革。

  通过对200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我们在2009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各地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

  《中考考试说明》源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编写课本、学习、考试、评价的“法规”,《中考考试说明》又从考试的角度作了一些规定。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必须逐步学习,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已基本趋于稳定,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是专家们精心设计的。一份中考试卷涉及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学习要点、学习方法以及测量评价等诸多领域,犹如一座“微缩景园”,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平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的归纳整理。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方面使自己在中考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无法提取应用;只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语文知识网络,才能更好地进行应考能力训练。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