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复习笔记】初中语文文学文化必背知识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09-4-22 15:09:07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名词解释部分:

   (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地理: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着,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凤、雅、颂”三大类

   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点—3点,五更3点—5点。

   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27.玉常金马:指翰林院。

   2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3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

   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32.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33.“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u)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五)古代别称:

   1.桑梓:家乡  2.巾帼:妇女  3.须眉:男子  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②称天子:殿下③称将军:麾hui下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龄称谓:(代称)①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③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④束发:男子十五岁。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⑨花甲:是六十岁。⑩古稀:是七十岁。(11)耄耋:指八九十岁。(12)期颐:是一百岁。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