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正文

  诗歌形象:指诗歌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自己)以及作品中所描写的景和物。如大漠孤烟、湖光山色等。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的形象以及天姥山的奇景。把握意象、意境与形象的关系。

  ①意象 它是构成诗歌的基本要素,是为主题服务的含有一定意义的事物或景物。可以说,没有意象就不成诗歌。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其中的“大漠”“风尘”“日色”“红旗”等事物就构成诗歌的意象,这些意象又构成了诗的阔大雄浑的意境。②意境 意境是“意”与“境”的有机统一体,“意”是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或场景氛围。如陶潜的《归园田居》,通过“狗吠”“深巷”“鸡鸣”“桑树”这些饱含生活理想的“象”描绘了一幅闲适安逸、清新自然的农村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的理想,这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深远的意境。2.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凝练、生动、形象、重意境、有韵律美。语言风格主要有:

  豪放。诗人积极的人生观和炽热的性格灌输到诗作中,就使自己的诗作的风格变得豪迈奔放,明朗潇洒。“诗仙”李白是豪放风格的集大成者。

  沉郁。豪放好似火山爆发,沉郁仿佛海底潜流。诗人沉思默想,幽愤填膺时,就使自己的诗作风格变得深沉忧愤、情感浓郁。沉郁风格的代表诗人是“诗圣”杜甫。

  委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说出,而是经过委曲婉转之后才流露出来,使感情表达得更深沉更有余味。

  含蓄。含蓄是不把意思明白说出,含在所写的形象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通俗。明白晓畅,平易浅显,就是通俗。中国古代许多文学家都推崇通俗,白居易就是有意识地追求通俗的大诗人。

  自然。自然而然,没有雕琢的痕迹,指的是不做作,不涂饰,不堆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用荷花作比来说明自然这一风格。

  平淡。与自然相同之处在于不加雕琢,与自然不同之处在于语言力求朴素。自然讲究天然而成,平淡显现朴实无华,平淡中蕴涵深意。

  工丽。既讲究对仗工整,又讲究辞藻华丽。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写得极工丽,好像一幅彩色工笔画,清新秀丽。是否工丽,不仅要看辞藻是否华丽,对仗是否工整,而且要从意境着眼。

  雄浑。气势雄伟,含意深沉。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及王之焕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气势浩瀚,雄伟壮丽,堪称雄浑佳作。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物色,而且动静得宜,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风趣。具有这种风格的诗歌,不单纯是让人发笑,而是在幽默诙谐之中含有深意,严肃而不油滑。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伴桑阴学种瓜”,风趣之中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淳朴宁静,以及孩子们的天真可爱。3.古代诗歌的手法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是指体现在作品中的用以表现思想情感和作品思想内容的一切艺术手段。我国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夸张、借代、拟人、运用典故、烘托、对比衬托、情景交融、寓理于景、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等。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叙述描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以更具体形象而又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事物来打比方,使事物的特征更突出、更鲜明,或更能暴露其本质。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