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正文

2016年中考语文说明文考点总结

来源:考试吧 2016-5-19 14:31:36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6年中考语文说明文考点总结,更多2016中考资讯、2016中考志愿填报、2016中考经验技巧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中考网或微信搜索公众号“zhongkao566”获取!

  考点一: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它的特点是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结构上有清晰的条理性,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

  考点二: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事物性说明文是解说实体事物的形态、结构、性质、特征等的说明文。如《松鼠》介绍了松鼠的外貌、生活习性、经济价值等。事理性说明文是阐释抽象的事理、本质、规律等的说明文。如《向沙漠进军》阐释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和人类征服沙漠的方法。

  说明文按写作方法,可分为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一般性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人物、事物和知识,说明事物变化和事理。这类文章具有具体性、科学性和浅显易懂,所以又称为平实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文艺性说明文,即科学小品,它的特点是用文艺的笔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兼用描述等方式以对话、故事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生动、活泼、有趣。

  考点三:说明文阅读的步骤

  1. 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阅读说明文,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说明的事物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里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冷、热、硬、软等)、变化(动、静、快、慢等)、成因(简单、复杂)、功用(用途)等。

  2. 弄清顺序

  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是通过合理的顺序层次表现出来的。说明文都是由说明对象本身的特点出发来安排说明顺序的,所以不同的说明对象运用的说明顺序也不同。阅读说明文,要懂得说明顺序的一般规律。 说明顺序大体有三种:

  (1)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和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的事物。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如《故宫博物院》用空间顺序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构造。

  (2) 时间顺序。即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写书籍由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3) 逻辑顺序,也称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①从整体到局部,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地先介绍全桥,再介绍大拱、拱圈,桥上的石栏、石板。

  ②从原因到结果,如《向沙漠进军》先说明沙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揭示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结果如何。

  ③从特点到用途,如《向沙漠进军》中说明如何利用沙漠时, 就先介绍沙漠日光照射告别强烈和日照

  时间特别长的特点,然后针对这些特点来说明其用途的。

  ④从主要到次要,如《苏州园林》中在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时,就按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由主到次地进行说明。

  ⑤从概括到具体,如《统筹方法》先概括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及应用范围,再以泡茶为例,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及价值。

  ⑥从现象到本质,如《死海不死》先描述死海浮力大、淹不死人的表面特征,再列举海水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来说明死海“咸度很高”的本质特征。

  3. 掌握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主要掌握如下六种:

  (1) 下定义。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作规定性的说明。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作用。

  (2) 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功能、成因等方面,把事物或事理按照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别,然后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能够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

  (3) 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只从道理上讲解,人们不易理解,这就需要列举一些既通俗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举例说明时常有“如”“例如”等标志语。举例说明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4) 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具说服力的依据。数字有约数和确数,不管哪一类数字,都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数字。

  (5) 作比较。是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事物的对比,是为了突出不同之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单,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6) 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进行说明。其作用是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

  4.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同其他文体的文章相比,说明文更要求语言的准确,即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特别注意表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准确运用以及下定义的恰当性。如《向沙漠进军》中说,经过治理,已有一部分沙丘长了草皮和灌木,对于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这里,“过度”“任意”用得非常有分寸,不是不能砍伐,而是不能“过度”;不是不能放牧,而是不能“任意”。

  说明事物要求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等方面都要准确无误。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

  相关推荐:

  考试吧独家:2016年中考冲刺备考专题

  2016年中考作文应急策略汇总

  2016年中考语文病句常见类型汇总

  2016年中考英语:这176个动词中考前必须掌握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songxiao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