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谢你让我找回了的乐趣。”初三联考结束,武汉六初中九级老师代建勇收到学生小非(化名)发来的短信。看到这条信息,代建勇会心地笑了。
小非进校时成绩非常优秀,是老师心目中三年后满分“状元”苗子。就是这样一个备受呵护的优等生,进校后一年的时间里却像流星一样沿着与众人的期许截然不同的方向滑落。全年级有700多名学生,小非的成绩竟然“摆尾”,让老师和家长大跌眼镜。“班上的同学太强了,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面对父母的责问,小非说,身边的同学个个都是尖子,彼此间竞争氛围很浓。在这个高手如云的班级里,老师讲课速度很快,讲的大多是竞赛内容,这让刚踏进初中的小非很不适应。几次测试下来,他的成绩由上游落到下游,小非对自己渐渐失去了信心。此后他索性“破罐子破摔”,课前不再预习,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抄了之。
代建勇说,自己关注小非缘自其班主任的一声叹息,“这孩子没救了!”八年级时,代建勇接管了全校公认的“差班”。说其“差”,是因为班上汇集的几乎都是学困生或行为习惯差的学生。
“让小非到自己班上试试,说不定能唤回他对学习的热情。”抱着这样的想法,代建勇做小非父母和他本人的工作。最初,小非的父母难以接受,认为学校故意丢自己面子。出乎意料的是,考虑了两天后,小非主动找到代老师,表示愿意转班。“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即使面对新同学的嘲笑也不会退缩?”代老师给他打预防针。“准备好了!”小非回答得很干脆。通过小非的回答,代老师判定,其实他的内心里非常希望把学习成绩赶上来。
在新班级里,老师上课的进度慢了许多,基本上以巩固课本知识为主。不用超前学习竞赛内容,小非觉得很踏实。同学对小非由嘲笑、怀疑变为钦佩。代老师说,小非很聪明,老师讲过的知识他比其他同学掌握得快多了,经常有同学向他请教。就这样,小非对学习的兴趣又一点一点地拾了起来。八年级期末考试,小非的成绩上升至年级400名。
看到小非的学习劲头越来越足,代老师庆幸自己的选择,把一个曾被老师放弃的尖子生“捡”到普普通通的班级,给了他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等于给了他一片新的成长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