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试题 |
第 3 页:答案 |
2018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绽开(zhàn) 脸颊(xiá) 一丝不苟(gǒu)
B.开拓(tuò) 犀利(xī) 梦寐以求(mèi)
C.胆怯(què) 贪婪(lán) 莫衷一是(zhōng)
D.挑衅(xìn) 宽恕(shù) 鲜为人知(xiān)
【分析】此题考查易误读常见字,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A.“脸颊”的“颊”应读:jiá;
B.完全正确;
C.“胆怯”的“怯”应读:qiè;
D.“鲜为人知”的“鲜”应读:xiǎn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如“涸”不能读成“固”的读音。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 ,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 智慧, 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 启迪 抚慰 B.困境 启发 抚恤
C.困难 启迪 抚恤 D.困难 启发 抚慰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困境,指困难的境地,而非指特定的具体的“困难”,然后结合“身处”两字辨析恰当;启迪,开导、启发,开导其心,使其领悟的意思,前者符合语境;抚慰,抚恤、安慰的意思;抚恤,安抚、体恤的意思,前者符合语境。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可先读语境掌握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及词义理解辨析作答。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各个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还可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
【解答】A.搭配不当,“改善”与“水平”不搭配,可把“改善”改为“提高”;
B.语序不当,可把“发扬”与“继承”调换位置;
C.缺主语,可去掉“随着”或去掉“使”;
D.没有语病。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准确判断出病句,采用排除法,把病句排除,确定正确答案。
4.(3分)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分析】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
【解答】ABD正确;
C.选择问句,只在最后用问号,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故选:C。
【点评】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5.(3分)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三)》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一、二句通过“盛”与“稀”的对比,写出诗人虽心归田园,却不善农事的情形。
B.三、四句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
C.末尾句中“愿”的内涵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
D.全诗语言朴素而诗意醇美,体现了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古诗阅读赏析。全诗写了南山下的豆田杂草众生,豆苗稀少,诗人不得不早早起来劳初作,直到很晚才能伴月而归。回家的路上,杂草茂盛,露水沾湿了衣裳,诗人也不在意。诗人觉得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心里就很满足了。他对农耕之事抱着客观而且坦然的态度,不管豆苗繁茂与否,他都尽心尽力地除草整治,而他整治荒秽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求得怎样的丰收,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种植豆苗,别是一种顺任物之自然,顺任人之自然的态度。他在种豆除草这样极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了乐趣,实现了自我,得到了心灵的宁静,看似平淡的语句因此饱含醇厚的诗意。
【解答】A.准确,通过“盛”与“稀”的对比,草长得茂盛,豆苗却很稀少,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不善农事,诗人毕竟是“少学琴书”,士人出身,躬耕田亩缺乏经验,“草盛豆苗稀”的劳动后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B.有误,“厌倦之情”错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怜的劳动成果并没使诗人灰心丧气,牢骚满腹。这两句写出了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从清早到夜晚,躬身垄亩铲锄荒草的状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C.准确,“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愿”的内涵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也不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
D.准确,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
体现了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点。
故选:B。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6.阅读《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严毅梅
①人类一直好奇:为何唯独我们这个物种才有语言?语言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为此,从事现代生物学、当代语言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家,研究了人类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可能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②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迦勒•埃弗雷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一地区的湿度可能对当地的话言造成影响。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大多出现在非洲和南亚的湿热地区,北美、亚马逊和新几内亚的潮湿地带以及中国以南的地区,比如越南语、缅甸语等:而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③我们知道,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发声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和拉紧,并控制呼吸,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而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
④今日多数的欧洲语言被认为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印欧语。它最早是由气候干燥的黑海北部草原地带的先祖所使用的。因为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话言。因此,埃弗雷特认为干燥的气候可能使住在该地区的人的语言声调平和。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因而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比如粤语中共有9个声调,而北方人利习惯了普通话的4个声调。
⑤埃弗雷特认为,这意味着在漫长的岁月中,气候是影响语言形成和演化的要素之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因为控制声带的肌肉必须调整才能发出新的声调。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有删改)
(1)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C
A.为何唯独人类这个物种才有语言。
B.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
C.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D.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列数字)
B.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举例子)
C.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下定义)
D.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作比较)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第②段中加点词“大多”表示对范围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③段写人类发声的基本原理,与“语言的形成和演化受气候的影响”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可以删去。
C.第④段中加点词“它”,指代的是前一句中的“原始印欧语”。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关于语言形成和演化的科学研究成果。
【分析】文章在第一段就提出了说明事理:气候可能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演化。接着迦勒•埃弗雷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的发现,揭示出湿润地区和气候干燥地区的人们的发音的不同,并说明了造成发音不同的原因,从而说明了气候可能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把握。有文章的题目和第一自然段可知本文说明的是“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文章的其他部分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说明。所以,ABD是文章的部分内容,C才是文章中心。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A选项,这句话用了3700、629等数字,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正确。
B选项,这句话列举了“蒙古语、埃及语”的例子,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正确。
C选项,这句话仅仅是对声调影响因素的介绍,并没有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它的本质特征和属类,所以这不是下定义,而是作诠释。错误。
D选项,干燥的气候与湿润的气候相比,这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正确。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文章主旨的把握,注意首先要理解文意,把握主要内容,结合选项分析正误。ACD正确,B不能删去,第③段写人类发声的基本原理,是为了更清楚的从本质上分析说明“语言的形成和演化受气候的影响”。
故选:B。
答案:
(1)C;
(2)C;
(3)B。
【点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相关推荐:
2018中考满分作文 | 2018中考作文题目 | 2018中考英语作文
·2018年天津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18-6-19 15:43:00)
·2018年天津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18-6-19 15:00:00)
·2018年天津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18-6-19 15:45:47)
·2018年天津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18-6-19 14:40:47)
2022年海南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
·执业医师考试培训 试听 ·经济师考试培训 试听
·执业药师考试培训 试听 ·报关员考试培训 试听
·银行从业考试培训 试听 ·会计证考试培训 试听
·证券从业考试培训 试听 ·华图公务员培训 试听
·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 试听 ·公务员培训 网校 试听
·一级建造师考试培训 试听 ·结构师考试培训 试听
·注册建筑师考试培训 试听 ·造价师考试培训 试听
·质量资格考试培训 试听 ·咨询师考试培训 试听
·卫生职称考试培训 试听 ·监理师考试培训 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