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中考资讯 > 中考动态 > 正文

2007年中考复习指导之思想品德英语篇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07-4-21 16:31:37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思想品德:开卷考试避误区

  □太原成成中学初中部马继玲

  太原市实行开卷考试已有5年,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考生对开卷考试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开卷考试,打开书就能抄上答案,没必要记忆基础知识。只要在书上画画重点,考场上翻翻书就行了。

  误区二:考前大量摘抄所谓的“重点题”,考场上对号入座就能取得高分。

  误区三:答案越多越好,不管有用没用,只要沾边的就尽量往试卷上抄。

  以上误区必然导致学习上的不良后果。从历年来中考答卷的情况看,考生答题时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2.盲目堆砌,不得要领;3.答题不规范,理论与实践脱节。针对以往同学们存在的种种问题,复习中我们要努力做到

  第一,夯实教材基础知识,努力构建知识网络

  开卷考试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教材知识点及考前记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弊端,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意味着不要基础知识。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没有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的理解,就谈不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复习阶段,同学们一定要“读薄读通”教材,注意教材知识的前后联系,搭建起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的搭建,可以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所谓纵向,就是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将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将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置于知识的网络中。所谓横向,就是将教材中的某一个知识点置于整个思想品德课的体系中。新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的不同状况,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例如,在珍爱生命的问题上,七年级教材侧重于从道德的角度告诉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肯定和尊重他人的生命,关爱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八年级教材则侧重于从法律的角度,从珍爱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关爱、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角度,告诉我们要懂得维护生命健康权。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在进行知识的横向整合时,建议同学们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

  第二,抓住教材的主干知识,注重与时事热点的联系

  复习过程中,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抓教材的主干知识。随着开卷考试形式的改革,单独知识点的考查已越来越不多见,的考查点放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这与思想品德课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和能力的考查是一致的,因此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落点,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提出又往往取材于时事热点。纵观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都特别强调时代特征和地方区域特点,如2006年我市中考试题第22题就取材于当年在全国有极大影响力的晋商文化,通过对晋商文化的简单介绍,既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对学生进行优秀民族文化的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与热爱。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关注国家及省、市重大的有意义的事件,并对这些事件进行分类梳理,认真研究,找出它们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尝试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

  第三,注重解题能力的训练,进一步规范答题行为

  中考思想品德课的题型结构一般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选择题一般为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它所考查的仍是学生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答好选择题的关键仍是读懂题干材料,在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排误法或选优法对题肢进行取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的组合式选择题,其实是以前的多项选择题的变形题,由于能从多种角度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而在命题中倍受青睐。解答好这种题可采用“选基法”,即先选择一个题肢(这个题肢的特点是比较容易判断对或错)作为基础选项,然后运用排除法进行选择,这种方法省时,准确性也比较高。

  非选择题一般包括简答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和实践模拟题4种类型,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要求。简答题要求简要概括、归纳出材料中的观点,一般不要求回答为什么。辨析题要求先辨后析,分析时要做到有理有据,既要指出其中的理论依据,又要扣题分析。分析说明题重在分析、说明,是试题中对学生要求较高的一种题型。解答好非选择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理清答题思路,根据不同题型的不同答题要求,回归教材,尽量使用政治术语解答问题,避免空话、白话,且在组织答案时要做到条理、有序。切忌在还没看清题目要求时就盲目作答,结果或文不对题,或东一句、西一句,不得要领,劳而无功。

  英语:掌握解题技巧

  □太原成成中学初中部韩江

  英语复习首先要制订复习计划,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其次,要针对中考题型进行重点训练,掌握解题技巧。

听力部分既考查通过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做出反应的能力,还间接考查口语能力。建议考生每天坚持听说20分钟,保持耳朵对语言的敏感度,考试时能尽快进入状态。

  解题技巧①快速读题,有目的地“听”。拿到试卷后应快速读题,对考核信息进行预测,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变被动为主动;②平心静气,集中精力。要善于控制情绪,排除恐惧感,静心聆听,不能因为一个词或一句话没听清而影响后面答题;③注重训练,及时反馈。训练要认真,如出错,一定弄清楚错误的根源,及时反馈,提高听力能力。

  2.单项选择题目灵活,知识覆盖面广,强调在语境中体现语言的运用和交际。此题干扰性强,考生易出错。

  解题技巧①做常识推断题时,要运用相关知识来解答;②逻辑推断题把选项放到题干中,人称或时态都无错,因此要将所给4个选项依次放入题干进行逻辑推理判断,选出答案;③有时要逐一排除。如果所给题干与选项之间迷惑性大,备选答案给人似是而非的感觉时,需对选项逐一选择,把不合题意的逐一排除,选出答案。

  3.完形填空既考查对篇章的理解与逻辑推理能力,又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求考生有扎实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常识性知识。建议训练时要做到“两结合”,即老师推荐文章和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选文章相结合;老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相结合。要求学生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整体理解原则,归纳总结经验,做到触类旁通。

  解题技巧①要先通读全文,切莫见空就填;②注意关键句和关键词;③句意、语法、常识三者兼顾;④解题时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⑤做完题后要对全文再检查一遍。

  4.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的重中之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逻辑思维、判断推理及捕捉信息方面的能力,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人物传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社会文化、科普小品、风土人情、幽默故事及日常生活等。

  解题技巧做好“五要”、“五不要”。“五要”是:①要特别注意文章的标题;②要快速浏览全文,掌握主旨和大意;③要抓住文中的重点段、段中的重点句型和句中的关键词;④要尽快浏览课文后的思考题,尽量带着问题读;⑤要把有关WHO,WHAT,WHERE,HOW 和WHY等方面的内容用笔圈画出来。“五不要”是:①不要在默读时发出声音;②不要逐字逐句分析;③不要常回视已读部分;④不要用手或笔指着一个个单词阅读;⑤平时训练时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查词典。

  5.补全对话是“情景交流”题型的最基本考查方式,考查学生英语的运用和交际能力。

  解题技巧①通读对话,明确项目。了解对话的内容和对话情景是哪一类交流项目(打电话、购物、问路、看病等),然后根据信息回忆、归纳该交流项目的常用表达形式和特有的表达形式;②深入对话,逐句推敲。答题时要面向整体内容,若补全部分是答句,则按正常思路,找出正确答案;如是问句,要分析下句答语,运用逆推法求出问句;③复读全文,验证答案。做完后,应将整篇对话再默读,检查用词、拼写、语法、惯用语搭配是否准确。

  6.书面表达部分既考查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解题技巧①认真审题,抓住要点。要准确把握信息,并加以分析、整理,明确主题,列出要点,还要注意题目要求的人称、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不要急于下笔;②确定体裁,注意格式。中考英语作文的题型有日记、故事、书信、看图写话、通知、便条、对人或物或事的介绍等,动笔前,要弄清楚要求,根据不同体裁写出不同格式的文章;③草拟提纲,理清思路。条理清晰是中考作文得高分的一个条件,有必要拟一份提纲并按逻辑顺序列好,然后围绕顺序进行选词、选句型后再动笔;④语言规范,把握时态。切忌逐词逐句翻译,写出“硬译”汉语式英语句子来。要学会“扬长避短,迂回表达”,尽量用熟悉的正确的表达,多用简单句,慎用长句。千万不要展开联想,随意发挥。尽量少用修饰词,以避免字数过多而扣分,谨记“言多必失”。还要正确使用时态,如是记叙已发生过的事应以过去时为主,通知将要发生的事应以将来时为主,说明的是事实则以现在时为主;⑤巧用连词,行文连贯。要使文章连贯,巧用连词是关键,如and, or, but, because, so, after, be-fore, when, then 等。在简单句的基础上,根据各句之间的关系,适当加上连词,使行文自然流畅;⑥拼写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熟悉的单词要写正确。出现拼写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心急,二是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书写是否规范,卷面是否整洁直接影响考生的分数。

  编后:每个学生的有效复习方法是不同的,但是,只要上好学校的复习课,安排好作息时间,针对自己学习上的弱项进行各种渠道的补差,就一定能使复习事半功倍。衷心祝愿同学们合理、科学地做好总复习,考出水平,考出佳绩。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