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中考资讯 > 中考动态 > 北京 > 正文

  北京10所优质中学校本课程建设情况

  “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哪些官方标准?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关领导接受本报时,对“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多条标准。为深入剖析北京部分优质中学,使读者对北京基础教育有更深的了解,我们拟从学校的德育、校长影响力、校本课程建设、学校管理水平、学校的区域影响力、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发展的能力(通称“加工”能力)、中高考成绩、特色教育等10个方面与您一道对部分优质校予以解读。前两期,我们已与您一道解读了部分学校的“校长影响力”和“学校德育”。

  本期视角为“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体现了学校办学和教师教育的自主权,是学校教育资源开发及办学实力、教师专业拓展能力的体现。

  □人大附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人大附中致力于构建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本课程的建设体现了人大附中“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发展”的办学思想。

  人大附中校本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多元性,主要体现在:(1)课程来源多元性。目前每学期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种类达150多门,涵盖新课程的八大领域。课程来源包括:学生需求、学校课程体系需要、社会需要、教师特长;(2)师资的多元性。开课教师包括本校教师、外请教师、本校毕业生、在校学生,甚至还有食堂的食品雕塑师(开设《面塑》);(3)教学场地及方式的多元性。选修课上课场地多样,包括教室、实验室、操场、艺术宫、游泳馆、食堂等,也让学生到社区、到大自然中开展学习、探究与实践活动。教学方式灵活,有以教师讲授为主,也有以学生动手为主、活动为主;(4)评价的多元性。在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上,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多元评价方式。在评价标准上,允许多层次要求。

  为了便于管理,学校还研发了“选修课管理平台”,实现了网上选课、网上管理。

  □北京十二中:以校为本,创新发展

  北京十二中在“求真、崇善、唯美”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素质全面、学有所长、勇于创造、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紧抓学校课程文化这一根本,将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课外活动、主题教育等有机结合,以实现学校教育的人文理想和育人追求。

  学校校本课程以培养师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着眼于学生差异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探究、发展的课程实施环境。学校编写了学科拓展、实践活动、研究课题、专题教育四个系列的校本教材,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综合性的校本课程体系。现已出版的《中学形体课教程》是我国第一部形体课程教材。

  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学生活动采取“选修课、社团活动、竞赛队”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在校本选修基础上成立学生社团,社团核心成员组成竞赛队,形成高水平学生发展团队。如:模拟联合国、程序设计、国学社、机器人等社团。

  校本课程开发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激情,教师们通过团队研修,更新专业知识,在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学生评价等方面大胆创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凸显学校“敬业乐群、论学创新、明志笃行、方正和谐”的文化氛围。

  □一零一中学:拓展师生成长空间

  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一零一中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目的。为此,一零一中主要采用三种方式开发校本课程。

  第一,选修课程模块化。一零一中开发了包括“大文化选修课”、“STS系列选修课”和“荣誉课程”在内的100余门校本课程,其中包括“品经典品古人”、“企业实战模拟”、“壶中品乾坤”等特色课程。

  第二、高端讲座系列化。学校邀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党政军高级官员和著名企业家,政治、哲学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权威性研究人员等,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并将其纳入到校本课程体系中。多位诺奖得主;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央视主持人朱军等专家学者的讲座,为学生打开了通往科学、艺术、文化的大门,引领学生高品位的发展。

  第三,社团活动课程化。目前,已有包括连心社、京剧社、话剧社、动漫社、志愿者社团等在内的近30个学生社团。学校将优秀社团课程化,社团活动纳入到选修课程内。

  校本课程不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且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还组织老师撰写了很多有关校本课程实施的反思或活动案,在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组织的课程改革实践研究征文评选中获得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

  □北京八中: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

  北京八中坚持“出优秀毕业生、出优秀教师、出先进办学经验和理论”的办学目标,课程改革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校本管理方法,成为了西城区研究性学习课程样本校和北京市高中课改的先进学校,并获得了北京市第五届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

  上世纪80年代创设的学法、劳技、艺术欣赏等多学科校本课程与铃声仪式、成人仪式,科技、体育、艺术节和“特优生”“希望之星”等教育活动,写就了八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悠久历史。

  八中积极投身新一轮高中课改。除了高质量的必修课教改实践外,学校通过教师建议选题与学生自提选题相结合的方法,尊重学生自主选课权利,开设了数10门校本选修和研究性学习课程(如影像人生,《红楼梦》文化、文学,中国诸子,20世纪战争与和平,英汉初级笔译,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旅游地理,风险与决策等),形成了一个多门类(学科教学、科学探索、心理健康、品德教育、社区体验、宗教认识、艺术创作等)、多时空(课内外、校内外、节假日)、多形式(跨学科、跨班级)、多层次(一般性学习过程、市区获奖级水平、国家实验室)的开放式学习领域;同时在法定学生在校时间里,还根据学生个性需要提供每日1小时的重点、难点延展学习。

  □北京五中:为师生共同发展提供自主空间

  蒸馒头、做酸奶、酿制葡萄酒、做酱豆腐,老师们品尝到孩子们的作品,生活多么好玩有趣,这原来是“微生物发酵”选修课的上课情境。微生物发酵主题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难点问题,五中鼓励老师立项市级课题,专门研究。

  校本课程是五中传统优势。早在1996年,五中就承担《东城区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重点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开设学科校本课程,开设全校性选修课,十多年来形成受学生欢迎的系列校本课程162项,包括文学戏剧语言类、思维科技类、心理发展类、生活操作类及体育、艺术、美学类课程。

  五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有三个特色:首先将教师特长与学生兴趣需要相结合;其次充分体现课程开发的连锁效应:做研究、出课程、促专业成长;第三,为学生外请专业教师讲授流行课程,补充校内资源不足。

  1996年,五中在北京市最早开设“心理”校本必修课;“中国京剧文化学研究”课程请专业演员来校现场教授;“智能机器人”,在专业教室专业配备,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最新科技探索;“青年理财”让孩子们感受到经济社会中生活的必备素质;“学科体育”让学生学到一门体育特长;“德语入门”让学生形成掌握第二外语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北京二中:“空气养人”滋养师生心灵

  二中致力于让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成为办学的亮点,开发实施了“阶梯式模块”结构与“生成性”课程体系:一是全员性参与的普及型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二是需要进行选拔、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的社团活动课程。使学生在选择中形成人生发展规划的意识。

  目前,二中精心设计了“文学与艺术”、“科学与创新”、“技术与生活”、“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五大类约170门课程。除了本校教师任教,还有中科院讲师团、大学教授、集团老总等担任客座教师。作为导向性的安排,学校要求学生三年中选修课学习至少涵盖上述5类别中的2类。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的18个社团,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反映了同学们对科学的较高层次的追求。

  现在,二中建设了约50个专业教室和实验室。“通用技术”课程,需要学生能有较长时间接受技术的培养,形成对技术的理解和迁移。学校设计用54学时开设《技术与设计I、II》,引导学生将“实践、综合、创造、融合”的技术思想方法贯穿于课堂活动,并运用“技术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论证与分析。用18学时开设校本必选专题,学生必选其中2个专题,培养学生面向生活、全面而有个性的实践能力。

  □陈经纶中学:构建开放的、多元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陈经纶中学的校本课程开设于2001年9月,当时称为拓展课,曾经开设出118门菜单式拓展课程供学生选择,全校同一时间完全实现走班制教学。现在,校本课程已经由量向质、向系统、向科学方向转变。课程目标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反映学生“我学、我想、我做、我创、我行”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最终成就个性化学生。

  目前,学校开设出了10大类校本课程,即:学科拓展课课程体系、学科竞赛课程体系、小语种课程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科技活动课程体系、艺术类课程体系、生活技能类课程体系、人生远足课程体系、初中“初高中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校园文化课程体系。

  从2007年2月开始,校本课程从老师申报、学生选课、过程管理、终极评价已实现全网络流程管理。工作流程为:学校调研-教师准备-网上申报-学校审核-学生选课-确定开课-过程监控-考勤考核-学生评价-赋予学分。

  □北师大附中:为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北师大附中是北京市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先进校。“全人格、高素质”是该校的育人目标。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强调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基础,强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建设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分为必选与任选两类,必选课为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而设,全体必选的有“德育综合实践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欣赏”等,此外,文科学生必选“科学”课,理科学生必选“社会”课。为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开设任选课,包括特色德育、健身、学科特长、学科专项技能、文学与艺术鉴赏、博知和模拟体验等7大类。

  率先由国外引进的“生命伦理学”是该校校本课程的一大亮点。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参与人类重大课题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人类负责的精神,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全体生物教师编著的校本教材《走进中学的生命伦理学》即将出版。此外,“鲁迅经典作品探究”、“模拟联合国”、“趣味物理实验”、“英美文学欣赏”、“世界历史进程”、“化学实验探究”、“英文写作”、“学生公司”、“企业经营模拟”、“职业生涯规划”、“瑜伽”等也都是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汇文中学:为学生成长搭建广阔舞台

  汇文中学校本课程建设具有优良传统,早在1926年就已经涉及文字学、英文名著、法学通论、第二外语以及音乐等21个门类,学校足球队、网球队、田径队至四十年代名冠京师。

  目前,基于以人为本,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学校加大了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投入,为学生成长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去年11月,学校被评为2007-2008学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优秀学校。

  学校针对各年级学生心理、知识和思辨水平分层次开设选修课。去年,选修课达到46个门类。此外,学校举行“汇文大讲堂”,聘请两院院士、著名学者举行科技、人文讲座,涉及化学、天文学、普通物理学、核物理学、航空航天技术、历史学、地理学、京剧艺术等门类,共计20次。学校推荐学有所长的优秀学生参加“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等活动,在科学家指导下开展自选题科研活动。2007年和2008年,学校两名学生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

  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不仅包括自然和人文学科,还注重将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和社会实践作为校本课程建设重要内容。学校在全市范围内建有23个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国防教育等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和思想教育活动。

  □十一学校:10名学生喜欢就开选修课

  近几年,十一学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它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升入国内外著名学府,还因为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都普遍反映喜欢这个学校,觉得在这里学习感到幸福。那么十一学校究竟是靠什么赢得了这样的高度评价呢?有专家归结为: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不断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十一学校不断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工作,把学生在学校中受教育的过程看作一个整体,不断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比如,为了帮助学生厘清志向,导航人生,学校开设了“名家大师进校园”系列活动课程,每周邀请一个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到校和学生交流。到目前为止就有40余位政论精英、科学巨匠、商界领袖、文化巨擘、学术泰斗走上学校的讲坛。学校还开设了每周一次的“学生影院”,开设了“学科志趣游”的活动课程。为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和学校的主人,学校开发了“第一次”课程——第一次自组织科技社团;第一次竞标主持升旗仪式;第一次国旗下的讲话;第一次策划主持大型活动;第一次提交学校发展提案;第一次参与组织少年科学院、少年工程院的活动、学生电视台的改建方案……学校规定凡是提出学习某一选修课程的学生人数超过10人,就要想办法开设满足学生。

  □首师大附中:以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首师大附中已有近十年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历史,秉承“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日趋完善和科学。

  学校每学期都坚持开设30门以上的校本课程。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开设了学科竞赛、物理与生活、生物与人体健康等科学与技术类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素养,开设了旅游英语、外教口语、文学欣赏、法律与生活、企业经营管理等人文素养类课程;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开设了跆拳道、非洲鼓乐、舞蹈、歌唱、篆刻、陶艺等体育与艺术类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设了科技创新制作、汽车模拟驾驶、机器人设计、多媒体动画设计等探究与创新类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开设了系列德育、对外交流、社团活动等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为了加深对地方的了解和热爱,开设了海淀地理、京剧、博识课等地方特色类课程。学校与多个单位建立共建关系,每年都有学生进入高校实验室学习并参与研究;学校与美、英、法、日等9所国外学校建立友好关系,每学期都有学生参与对外交流活动。

  (以上学校排名不分先后)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