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明显减少,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3篇被保留下来。不少学生反映“鲁迅的部分作品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北京师大附中一位老师甚至坦言:“鲁迅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
此消息一出,舆论争议陡起。人教社也不得不出来澄清说,新近并没有大幅削减鲁迅在中学课本中分量的计划,只是几年前在修订新课标教材时对选录篇目有所调整。
其实删除也好,调整也罢,事实上是语文教材当中的鲁迅先生的作品的确是减少了。这次找到的理由是晦涩难懂。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不惜引用了中学校园的顺口溜,把鲁迅当作中学生“三怕”之一。北师大附中的老师甚至推出了鲁迅作品成了“鸡肋”之说。在我看来,这些理由都是站不脚的,说学生有“三怕”,那前面“两怕”文言文和作文是不是也要削减?说晦涩难懂,我们现在热捧的国学哪一部是好懂的?是不是也该放弃?
倒是《》的一篇题为《鲁迅作品与民族脊梁无关》时评好象说到了“去鲁迅化”派的根子上,那就是要让鲁迅先生歇歇,让他彻底走下神坛。该作者认为“当下语文教材之视鲁迅为鸡肋,更根本的原因或许在于,这个社会革命激情的消退与宽容精神的增长。语文教材内容的变革,亦成为社会转型的副产品。”鲁迅作为民族魂的象征何其伟大,何其英雄,他的作品真的与民族脊梁无关?在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似乎少一点鲁迅多点梁实秋,少一点狼牙山五壮士多点汉奸张爱玲周作人就可以大功告成?如此操作语文教材其实并没有跳脱政治功利的怪圈,修改的人不过是将主角换一下而已。
其实,我们的宽容精神从来就不缺,男女汉奸我们宽容了,侵略者我们也宽容了,一个个巨贪我们宽容了,一个个问责官员不久也悄然改任新岗了,一个个醉酒驾车的司机也让我们宽容了,难道我们还要一直宽容下去吗?在我们这个把“和为贵,忍为高”当作金科玉律信奉了几千年的国度,从来都不缺无原则的宽厚君子,缺少的恰恰是象鲁迅先生一样敢于直面惨淡人士的猛士。“语文教材内容的变革成为社会转型的副产品”这本没有什么错,但问题是我们的社会真的就是要转型到不需要鲁迅、不需要革命激情的方向上去吗?一个时期以来一些拒绝崇高自甘平庸的思潮很有市场。反对愤青的人们以愤青的方式,把一个个民族英雄、道德偶像、政治领袖拉下神坛,群起而殴之,直到其血肉模糊、面目全非。其行为实际与“十年浩劫”中的砸神像毁庙堂没有什么两样。如此一来,就可以用英雄的死去来庆祝平庸的胜利,大家都一般高了,哈哈哈!这是将怎样的一种社会呢?该作者还称“语文教材削减鲁迅作品,无论对鲁迅还是对社会,都是一件好事。最起码,有利于避免对鲁迅先生的误读。”按着这样的说法,那我们把鲁迅先生的作品全删了,岂不是省得误读?再进一步说对那些不容易理解掌握的作品都要一删了之?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向文本教学回归,认为文本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因此要让语文教材的政治色彩淡些淡些再淡些。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天真的错误,是真正的扯“淡”。请问在我们这个“诗言志”和“文以载道”提了几千年的东方大国,有多少传世经典可以绕开那个沉重的“志”和“道”呢?从《出师表》到《过秦论》,从《史记》到《红楼梦》,从《五人墓碑记》到《少年中国说》,那一篇经典没有政治色彩?我们的语文教材难道仅仅是要教给学生吟风弄月谈情说爱的本领吗?让孩子远离政治似乎很有也道理,但问题是生活在人类社会当中,有谁能真正地远离政治呢?有的人总爱拿与国际接轨说事,可我们大家熟悉的世界名篇有多少不与政治紧密相关的呢?纯粹的语言艺术研究那是语言学和修辞学的事,我们的教育家们是不是要让孩子们从那里入手学习语文呢?现在的语文教学确实有许多值得改革的地方,但绝对不能首先从挤兑鲁迅下手。
有人把国学经典称为“心灵的鸡汤”,那么,鲁迅作品则可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钙片”,专治国人的软骨病和劣根性。让我们的下一代早早尝尝鲁迅先生的“麻辣烫”,哪里有什么害处?难道要一味地强调轻松阅读?把有深度有难度的作品拒之书本之外?果真如此,阅读能力从何谈起?看看我们的很大一批青少年,不仅身体是“豆芽菜”,精神上更是“豆芽菜”,不用说堪当重任,就连有点力度的风雨就会让他们受不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给他们创造的成长环境太优越了,以至于达到了骄宠溺爱的地步。就连读古文也怕难着,读鲁迅文怕涩着,读革命书怕呛着,那么只好吃或土或洋的“快餐”,吃那些只是口感不错而发热量高却并没有多少营养的“垃圾食品”,结果把我们的青少年宠惯得从“挑食”到“厌食”,直到营养不良,四肢无力。如今再顺着他们偏食的习惯把删减鲁迅进行下去,难保他们不会由于“缺钙”而得“软骨病”。有人把调整鲁迅说成是“不过是在正餐之外,换了几道小甜点”,我要提醒这些人的是:不要忘了“甜点”吃多了要发胖的,而身体发胖就离病不远了。
网友胡印斌说“去鲁迅化”是间隔性发作的癔症,比喻的十分精准。我们本不想让这种癔症过一阵就发作一次,但如今没有鲁迅先生的《药》了,又把《为了忘却的记念》也真给忘了,一时又找不出什么更有效的药来,所以下一次发作大概也许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不过每一次癔症的发作并能真正让鲁迅先生受伤,相反倒更加激发出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与珍爱。遂有仿杜甫《戏为六绝句》一首:鲁迅文章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