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能报考更理想的高中,但当时的信息表明:我报考市重点中学有风险。于是我选报了本校高中。”昨天,高一新生小王致电考试吧,对自己中考“低报”志愿表示遗憾,“后来我才知道,是学校刻意让我留在本校上高中。如果信息更透明,我能上自己最喜欢的那所市重点中学。”
小王今年的中考成绩是532分。凭这个成绩他能够进入好几个市重点校。目前他留在了曾经上初中的区重点校“低就”。
知情人士透露,部分中考生报考“被低就”的现象并非个案。这一情况主要出现在一些中上等层次的中学,而“被低就”的对象就是那些在班上成绩不太稳定但很有后劲、很有潜力的少数中考生。
行家揭秘
中学挽留尖子生潜规则
海淀区一位普通中学的校长爆料称,有的学校为了留住尖子生在本校上高中可谓煞费苦心。惯用的方式是:承诺考生升学留在本校高中实验班并提前签约,并表明“我们的实验班比市重点校的普通班质量毫不逊色”。
近来出现的另一个方式则更隐蔽,即让目标考生自愿“被低就”,学校让考生“低就”的“手腕”颇高:在中考前全区的模拟统考中增添两道难度大的试题,让本可以考高分的考生感觉成绩不理想;或是有意从严判卷,该得10分的题目只判6分,让考生在成绩面前不自信……模考结束后全区一般不会大排名,只公布分数段(通常5分为一个分数段),那些“被低就”的目标考生对照全区分数段填报中考志愿时便自动降低了报考标准,选择了本校的高中。
专家支招
考试成绩透明破解“被低就”
当前,为避免应试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并保护学生隐私,北京禁止区县或学校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的大排名。专家分析,即使真有大排名,中学“被低就”的目标考生也无从获得自己中考的真实排名状况。
较大的业余培训机构则给希望获得真实成绩的考生带来了权衡考试实力的机会。海淀区睿升培训学校校长姚炜介绍说,睿升8个办学点每年的中考培训学员多达千人,学校每学期考试两次,只要考生愿意,都能获得自己最真实的中考模拟成绩;同时,千名来自不同区县考生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中考填报志愿的参照体系,“根据往年的情况,多少名就可报考哪个层次的学校,志愿填报相对准确。”
专家表示,部分学校让部分学生中考“被低就”,这种无奈之举难以掩饰侵权之责。只有改变完全以高考成绩评价学校的低层次标准,才能根本杜绝将来有的中考生“被低就”。
晨报 廖厚才 施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