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校长步入“退休高峰”
中小学校长
“换血”步入高峰
从去年起,北京中小学校长“退休潮”日益明显。仅城八区这两年已经退休或马上面临退休的校长就达300人左右,约占校长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区中小学各有二三十名正职校长退休,朝阳、丰台区各有八九十人,海淀区约有50人。
了解到,西城区目前有45所小学,明年将有15位正校级校长达到退休年龄。而朝阳区今后四五年间,有百余名中小学校长将面临退休。
部分区县教委负责人分析,目前中小学校长涌动的这股退休潮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北京中小学教师短缺有关,当时为充实教师队伍,各区县纷纷办起师范学校,并直接从初中校招收一批优秀生源,这批师范生随后成为北京教师和校长的中坚。到现在大批校长达到退休年龄,其中55岁左右临近退休的女校长,人数比较集中。
由于历史原因,接替这批退休校长的接班人群体在年龄上存在断档,目前新校长一般40来岁,年轻的37到38岁之间。结果导致有些区县出现校长“青黄不接”的尴尬,在新校长选聘和培养上费尽心思。
选聘新校长
其中有门道
选聘新校长是件很讲“学问”的事儿。各区县都根据自家特点,有的放矢地推出选聘校长的条件或标准。
“校长不能整天都忙于社交,他们应当是教育科研的行家。”西城教委负责人日前透露,今后“教育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将作为西城选聘校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西城教工委组织部部长徐艳介绍,校长参与教研与否有一些评价标准,比如一级校长要在市级或全国以上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等。
徐艳表示,新校长首先应为优秀教师,属于教育教学的内行,同时具有教育教学的管理能力,对学校整体发展有切合实际的把握。
谈及新校长的选聘,东城区教委主任蔡福全认为,新校长应具有基本的社会认可度,其学识、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教科研水平、社会活动能力等素质都应得到认可。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倾向于选聘大家比较了解的、具有一定人生阅历的校长。
了解到,顺义区去年在全市率先推出“中小学校长考试选拔”机制,即由区县教委组织统一选拔考试,对脱颖而出的具备当校长潜质的中层干部,再择优重点培养、任用。顺义区教育督导室主任姜华阳介绍,经过考试、面试和综合考察,目前共有97人入围该区校长后备班,分为两期,其中7人步入校长岗位。
“名校校长接班人一般应在大校工作过。”姜华阳表示,顺义区示范高中里头,牛栏山一中的现任校长刘克祥接班前就担任该校副校长,工作出色,同时也出自北京首个“留美校长班”;杨镇一中的现任校长孙孟远之前在高中校担任常务副校长,又在初中大校当过校长,经验丰富,能力比较全面。
新校长培训
度过“接力区”
新老校长顺利交接是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操心的难题,也是社会和家长关心的问题,因为直接关系学校文化传承和教育质量的高低。
在蔡福全主任看来,新老校长交接不是某个点上的交接,而是存在一个“接力区”,即一段时间内实现校长新老之间的顺利交替。
蔡福全说,总体来看,老校长不少是自学成才,敬业,经验丰富,人际交往能力强,对教育深怀感情;年轻校长学历普遍比较高,基本素质好,不过管理经验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如何把老校长们的精神、经验和年轻校长的优势加以融合并提升,需要一个过渡期。
发现,为提高年轻校长和后备校长的水平,各区县纷纷采取全面培训、挂职锻炼、国外进修或深造等多种招数。西城区目前正对“新任校长班”的20余位校长进行人事、财务、教育教学等全方面的通识培训;借助“名校长工作室”和“校长指导组”,为新校长“保驾护航”。其中新建的“校长指导组”邀请近几年退休的老校长,通过集中研讨、以建立“学习共同体”等方式,指导9位新任校长办学。另外,除了组织部分中小学校长前往美国大学参加校长管理培训,还计划明年推出四、五位校长,进入加拿大高校进行为期一年的硕士学位学习。
朝阳教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朝阳区对干部培训的总投入预计达到1700万元。为做好中小学校长的新老衔接,朝阳区与华东师大、北师大合作开设校长研修班,同时采取分批派遣校长赴国外进修的方式,在美国、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建立培训基地,对校长进行长、短期培训。
姜华阳主任告诉,该区首期“校长培训班”学员曾先后前往广东、江苏等省名校挂职,第二期学员明年计划前往福建挂职。
首席 罗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