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育才高级中学的学生,班委实行轮岗制,每个学生都可以当班长;为了加强管理,实行岗位责任人制度,班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劳动岗位。此举引发争议,正方认为如此做法可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反方则认为缺乏竞争,不利于学生成长。
我以为,在学校中出现这种怪现象实在太幽默了。首先,它不仅说明少数学校将“官本位”思想强加给每个学生,而且也反映了学校懒于管理的教育体制。因为学生毕竟以学业为主,不可能要求他们都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何况,仅仅依靠学生凭借官衔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而学校依赖“小衙内”来束缚学生则显得期望值太高。
其次,学生不做官难道就不应当承担责任吗?如果依靠官衔刺激一个孩子的责任感和上进心,那么这个激励机制就实在显得太脆弱无力了。因为,现实社会中,绝不可能人人都能做官,但却是事事得有人管。当他们历经仕途坎坷,难免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面前灰心和失望。
记得拿破仑说过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绝不是好士兵。”李鸿章也说过:“每个人都有当领导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有当领导的本事。”诚然,在学校里,我们不希望每个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让学生有一点做官的经历,培养他们一点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处事能力未尝不可。但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与其给他们每个人发放“委任状”,还不如让他们积极参与公平竞争,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事实上,人为加封的“小衙内”注定只能风光一时,当学生步入社会后,社会分工和所处的角色必然有所不同。他们还会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竞争机制。到其时,完全不可能让每个人重温“官梦”,当权力昙花一现之后,空余的的可能还是失落。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在《成功之路丛书》写到,在工程学界最成功的人,不是对工程学懂得最多的人,而是一个拥有专业知识,加上能够表达自己的意念,并善于做人处事、领导和鼓舞他人的人。因此,作为教育部门切不可让不良的“官本位”思想污染了校园的清新空气,而要让每个学生发挥各自所长,各谋其位,何况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想当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