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中考资讯 > 中考动态 > 正文

权威学者从六方面解读2010年中高考备考指南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09-12-30 10:06:04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权威解读2010年中高考备考指南

  访全国中高考备考指导中心主任 张 峰 教授

  近日由全国中高考备考指导中心组织举办的中高考备考指导工作暨命题趋势分析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活动,涉及中考及高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九个学科。研讨会邀请了中央教科所、教育部考试中心及各省地市120多名知名教育专家,一线的初高中特级教师、优秀骨干教师参加了研讨活动。就2010中高考如何科学备考,结合当前教改课改工作进行了交流研讨。目的是有效的提高中高考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全国中高考备考指导中心张峰主任主持会议。时过一周教育在线最近在京采访了全国中高考备考指导中心主任张峰教授,就2010年中高考如何科学高效备考及广大网友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张峰教授。

  :张主任据了解每年一度的中高考备考研讨会议都在开,今年的备考研讨会与往年有什么不同?在命题趋势有什么特点?

  张峰:今年的全国中高考备考研讨会是在教改和课改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参会人员是历届人员最多的一次,会议时间上也比往年长,本次会议特邀了最基层一线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是和往年不同,目的是多听听他们的心声和意见。

  2010的中高考命题趋势有以下特点:

  一是2010中高考表现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使每个人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一个人适合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现在可以通过考试这个评价手段来分析。过去的考试主要是淘汰型的,考你的“不行”,今后的考试要强调适应性,考你的“行”。考试要考出学生的长处、优点,这样的考试才是现阶段所需要的考试。考试的目标更加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选拔,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二是试题贴近教材、重视基础、以易为主,目的是利于稳定考生情绪,发挥正常水平。这是对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正面导向,符合新课精神。

  三是突出能力、题目开放,触发思考空间。考查考生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也是2010年考试说明强调的。

  四是体现教育先进性、选材真实性,贴近生活性,可读性与趣味性,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五是关注学科素养,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在考查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科能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凸显对运用学科思想方法解决学科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考查,进而考查思维品质。对思维灵活性较强的考生有较好区分作用的题目。

  六是试题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考生会采用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直观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梳理、整合,信息的提取、加工、应用以及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张峰主任说:2010年高考命题原则不变:坚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课程标准的原则。以各学科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为依据,以科学、公平、准确、规范为目标,充分体现课程理念,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既要使试卷整体上具有良好的区分功能和导向作用,也要符合本地区教学和考生的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全国及各地考试大纲及说明近期将会相继出台。

  :高考作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关广大考生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2010年高考还有150多天,现在每个学校和学生及家长都在“倒计时”,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合理?面对大考学生怎样应对,什么样的备考才是最科学的,最有效的?

  张峰:我认为“倒计时”做法是不科学的,是直接影响到考生情绪,也许他们认为这样会激励学生,但是其效果却适得其反。越是临近考试,考生心理波动越大“倒计时”只能让人感觉到倍感压力。科学实践证明压力下是不能正常发挥本身的智能,所以会影响考生正常成绩。我们必须改变应试心态,用平常心对待。

  现在初三、高三毕业生,他们的每天学习时间太长,这样长时间的学习是对考生不利的,比如高考过后,考上大学的学生就有放松学习的心态,认为他们已冲出了学习瓶颈,对再学习就会松懈,导致教育目的的失效,没有考上的学生从此对学习产生厌倦,失去对再学习的信心。

  我们要提倡终身学习的习惯,学习不只是在校学生的专利,这也是我们当今教育目的。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当今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是要靠不间断学习、探究和创新。考试只是阶段性对学生学习的总结,决不能成为学习动力绊脚石。

  什么样备考是最科学的,最近几年的备考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备考就是要有准备的考试,包括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也是为备考服务的。备考不只是准备知识,同时还要有心理准备,自信心等,说到底就是一个考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面对考试如何发挥正常、再发挥其特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有个性的展现自我,是以后高考所体现的。

  具体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复习要重视基础,做到有纲有目,有计划、有目标。理解重点、考点、热点、难点。

  二、掌握学会运用知识的方法,现在教学中片面强调一致性,追求所谓“标准答案”,与此相适应,学生也通过模仿、记忆的方法来学习本应通过技艺和实践、智慧来把握的内容。这样一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个性、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都受到了抑制和削弱,从而出现了学与用、知识与能力的脱节。由此可见,考生要深入、全面地理解“学”的内涵和要求,正确掌握和运用相应的学习方法,仍然是我们今天学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活学活用是当今考试的重中之重,死记硬背、读死书已不适应现行应试方法。建议考生平时要多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知识的灵活运用最为重要。“两眼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三、熟悉解答问题的思路及解题方法;考生首先要明确试题的本意,历年题目多数情况是一种判断和验证过程,而不是用普通方法的计算和讨论过程,因此,往往都有简便的解题方法。认真审题,快速准确地理解题意,并充分注意题中的一些关键信息,总结各种信息的准确含义,并能够迅速反应,不用进行二次思维。考生要掌握一些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熟悉常用的基本知识;针对常见题型总结其解题方法,学会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命中率,同时针对问题思路清晰,节省答题时间。

  四、学会构建思考问题的主题线索,首要的是考生思维策略即在于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往年的高考状元如何得到高分,就在于他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重新构建所遇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同样如此,在千万大军的考场上,看待某个问题的第一种角度太偏向于自己看待事物的通常方式,而现代中学生欠缺的就是不会从一个角度转向另一个角度,以重新构建思考问题的线索。未来的高考试题设问开放性是主流题,目的是考查考生对解决问题思考方试。要求考生对问题的理解随视角的每一次转换而逐渐加深,最终抓住问题的实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对不同视角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解释。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旨在找到与传统方法不符的细节,以便发现一个全新的视角。考场上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一个无限思考,往往会有的考生无从下笔,导致在这环节失分。要求考生要对主题线索清晰,构建的思路附合题意。

  五、学会提取信息的本领,大部分考生对所学的知识只知道、没熟知,熟知了不理解,理解了不会用,通常也是失分的主要因素之一。考生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信息技能,来解决考试问题。学会运用信息基本技能判断和识别信息应用的正确性,学会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转换,信息规律的要点。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信息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判断、阐释和试题要求相依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运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这对考生基本信息的熟知、提取、运用提出了高要求。也是未来高考试题的一个重要突破。

  六、培养表述答案的能力,表述答案的基本原则是忠实于题干。审清题干是做好试题的前提。题干包括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的方式。考生表述时就不会跑题。忠实于语言规则,切不可出现语病。如果答案正确,表述却失当,因而拿不到分数,那是相当遗憾的。

  表述答案的训练技巧:重生活、多写日记、多写论文及散文。注意观察;学会倾听,倾听不代表漫无目的的听人说话,而是训练自己在听人说话时能自觉地找出关键词,关键语句,关键思想,可以训练自己有效的倾听。 学会沟通、谈话;在实际的沟通和谈话,你会发现,你的用词和观察领悟力会提高很多,很多语句会自然的使用上去。沟通谈话的目的在于锻炼自己的临场发挥,以及应变能力。总之表述答案要求真实、精确、完整。

  :听了张主任以上的介绍,看来中高考备考里大有学问,真的长了不少见识,据了解全国中高考备考指导中心每年都有一些供广大考生参考的试卷及名师讲解,广大考生都很期待有相应备考参考资料,今年是怎么安排的?

  张峰:是的,全国中高考备考指导中心每年都给广大考生出台一些参考资料,比如去年我们所推出的参考资料,让许多考生圆了大学梦,据我们2009年高考后回访调查结果,绝大多数考生进入了211工程的名校,有许多的家长来京送孩子上学时还专程到我办公室答谢我,我们也会对我们所指导的考生进行在校学习情况跟踪,目的是让他们真正要珍惜所得到学习机会,调整好心态,努力再学习,最终成国家栋梁之材。

  今年中心工作目标是的是做一些公益活动,今年已出台了全国及各省中高考普查试卷,上周已通过与会专家学者论证,同时也在部分学校试用,得到了专家学者及师生的广泛的认可。近期内面向各地学校及考生试用,有关学校及个人可在我们官方网站(www.cnypei.org)下载试用表格,然后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给中心,中心就会免费邮寄,同时也欢迎广大师生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最近我看了一些报道《全国英才培养计划》也是有您发起的,启动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张峰:针对我国教育现况,我们和有关教育部门联手打造了中国远程教育网络中心,整合教育资源共享,并启动了全国英才培养计划,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

  人才培养其实和现在环境保护一样,为了环境不让人们乱砍滥伐,我们可以多植树,植好树,同时加强管理,因地制宜,这样我们就会有资源,同时也保护了环境。教育也一样,但远没有植树那么简单,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

  英才培养计划实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是我国实施先进性教育一个长期的目标,同时也需要几代人努力。国家制定《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是教育的百年大计,同时也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和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分不开的。

  :高考越来越近了,的家长很关心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的发挥,担心考不好,又不知如何面对孩子,家长在考前考后应扮什么角色?

  张峰:你问的这个问题问的好,现在不是学生在考试,而是在考家长。每天我这里都能接到不少家长打来的咨询电话,说如何帮助孩子,我应该怎么才好。

  在高考前、中、后家长应扮什么角色?首先我说一份三年来的调查报告,在近三年来我们让近五千多名中高考生通过问卷调查来回答压力来自何方。近七成的学生回答是来自家长。由此看来家长对孩子考试的作用是给孩子带来什么?部分家长由担心变成了焦虑,转嫁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过分注重孩子分数,天天唠叨“出成绩”“考取名校”等;有的家长对考不好的孩子表现出失望的情绪,给孩子脸色看;有些家长甚至斥责孩子没出息,给自己丢脸。使孩子在学习上倍感压力,产生心理障碍,最终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正常发挥。

  去年,有个复读生的家长打电话咨询我,上一年高考孩子因压力大,最终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也不错,今年在复读,临近高考最近压力特别大,导致现已不能正常学习,问我,她应该怎么办,我就给她出了主意,对孩子说:现在压力大,今年不参加考试了,远在北京的亲友已联系到一所不错的学校,也是名校,根据你去年的成绩也可以上,学校答应开学就可录取。妈妈把这个事给孩子说了,可孩子不信,孩子打电话向我证实了这个信息,他就放心上学校了,孩子的压力没啦,一切都正常,我还告诉那个家长以后不谈考试的事,更不要谈多少分,孩子从此表现得非常好,学习也进步了,因为他不是在为考试去学习,只是正常的学习。高考前他和妈妈商量,是不是让他试一下今年能考多少分,反正名次和考多少分,对他来说已不重要,所以他就轻松的面对考试。结果孩子考了650分,轻松的被北大录取了,后来孩子来北京上学,特意来拜访我这个所谓“亲友”,妈妈当时感动流下热泪,说明了这一切。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证明,越是在乎考试越容易出现压力,家长们要作孩子的心理指导老师,让孩子有个轻松的心情面对考试,不是压力的制造者。

  考后部分考生的心理压力非但没有消失,却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一些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家长处置不当可能加重孩子考后心理问题。作为考生家长,首先必须摆正自己的心态。多关心孩子,少点虚荣心,不要随意拿孩子进行比较或者对孩子反复责怪和唠叨,无论孩子考得怎么样,都应该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引导孩子坦然面对失败,帮助其减压,积极面对现实。同时帮助孩子选好志愿,仔细填志愿选学校,做出最适合自己学业发展的决定。

  张峰主任最后说,随着近年来中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中高考对于考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有效的帮助学生积极科学备考,树立信心,正确调适考生考前考后的心理稳定及身心健康,有效的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成为中高考备考指导工作重点,我们愿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更好服务,祝愿每个考生都更好的发挥,考取自己理想的院校,继续努力学习,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青少年教育网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