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中考资讯 > 中考政策 > 河北 > 正文

河北中学语文教材变革:课本大变脸遭热议

  新闻背景

  9月1日,北京9区县新入学的高中生开始使用新版的语文教材。在新课本里,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了《阿Q正传》,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掉《陈奂生上城》,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替掉了《孔雀东南飞》……新的当代作品大量涌现,而不少传统经典篇目则淡出视野。北京市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一片哗然。

  一直以来,语文这门学科就承载了太多太多:语文课不仅需要教会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进行表达,同时还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语文课文不光注重文学价值,还注重思想内涵。在新版北京高中语文课本“换血”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同时,关注我省教育事业的读者心里也禁不住犯嘀咕—我省中学生都在使用什么样的语文教材呢?这几年,我省初中、高中语文课本有哪些变化呢?这种文本的取舍,对中、高考的影响有多大?为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新版教材变化较大

  从2004年秋季起,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各起始年级全部启用了新课程,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随着课改在我省的实施,初中语文教材也经历了一次变化。课改前,初中语文教材主要是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课改后,除了人教版,学生还可以选择河北大学出版社、语文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张豪林老师介绍,初中语文教材在这次课改中变化很大,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新增了大量的篇目,而删除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如《小橘灯》、《谁是最可爱的人》、《猫》、《荔枝蜜》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新选入教材的文章几乎占课文总数的百分之六十。新选入的课文,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①时代性更强。教材的选文突出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生活。在这一点上,新教材的选文表现得很明显。例如,《理想》(流沙河)、《变脸》(魏明伦)等篇目,都有很强的时代性,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时代特征。

  ②贴近学生生活。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凭借,只有贴近学生生活,才能更好地被学生喜爱,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新教材在选文上很重视这一点,因此选编了一些这样的文章。例如,《在山的那边》(王家新)、《丑小鸭》(安徒生)、《信客》(余秋雨)、《我的母亲》(胡适)、《谈生命》(冰心)等。

  ③反映了多元文化和价值观。新选入的文章,体现出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尊重,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的要求。例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④突出了对学生爱国主义和高尚品德的教育。新选的文章,更突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高尚品德教育这一主题。例如,《黄河颂》(光未然)、《芦花荡》(孙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等。

  至于这次教材变化对中考有无影响,石家庄市42中语文老师孙玲说,这次人教版教材的变革是在课改大的背景下进行的,其不仅仅涉及到篇目的增删,还涉及到教学方式的变化。新版教材不仅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与方法。课后练习,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些变化都直接反映在了中考中。比如,近几年,中考就多了开放性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2006年中考,让学生谈一谈对《历史的丰碑》的认识;2007年中考,让学生结合“给母亲洗脚”写一下感受。这些题都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

  各方热议教材变化

  对于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出现的变化,采访了省会部分中学教师和读者,他们中的一些观点颇具代表性。

  支持方:文章时代感更强

  孙宏丽(石家庄42中语文教师):以前教材所选的文章,政治色彩比较浓,而现在的课文更关注人性、亲情,倡导对生命、自然的热爱。以前,人们可能过多地强调人定胜天,而新版文章则选了《敬畏自然》等文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一些经典篇目的删除,我感觉也挺可惜的,但是它们被删去也是有原因的。比如冰心的《小橘灯》,其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不过,删掉的一些经典篇目也出现了在学生的自读课本里,这也算是一种弥补。

  王春玲(石家庄17中教务处主任,曾多年从事语文教学):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语文教材自然也应随之向前发展,增加一些时代感较强的文章是必要的,可以让学生从教材和生活中感知时代的脉搏,从而促使学生学习。在课改这个大背景下,教学以学生为主,课文的选择应该以学生容易理解、鉴赏、模仿为标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一些传统的课文篇目距离现今社会有点远,学生理解起来肯定有点困难,适当改变一些也是必要的。

  中立方:贴近学生篇目不够经典

  谷志坚(石家庄40中语文教师):总体来讲,这种变化更贴近学生生活,去掉了一些过于老的篇目,增加了一些涉及高科技、克隆、基因技术的文章,所选课文更具时代感。不过,与以前相比,我感觉个别所选篇目不够经典,不论是从题材,还是从思想性、艺术性看,都感觉差了一点。

  反对方:好的作品永远不会过时

  李磊(河北师范大学学生):《小橘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经典名篇,太深入人心了。新的教材把这些经典的东西都去掉了,我感觉十分遗憾。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文章的时代背景已经离这个时代越来越远了,但经典就是经典,它们本身所具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足够有理由让初中生继续学习。如果教材再这么改下去,真想象不出以后的初中语文教材会是什么样。现如今,经典的东西被忽视太多了,而大量应时应景的作品占据了人们的视野,只是这些新的文章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吗?

  张美霞(教育工,1996年中学毕业)文学不同于科学—好的文学作品永远不会过时。因此,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应该以文章质量作为是否入选教材的第一标准。在满足文章质量的基础上,才考虑是否具有时代气息或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阅读等次级标准。课改后的语文教材,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过分强调了所谓的创新与时代气息等次级标准,而将文章最重要的品质置之不顾。以学生的喜好或大众的喜欢作为文章入选教材的标准,这种做法折射了教材编写者自身文学鉴赏能力不高、缺乏定见以及严重的功利心理。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