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求职招聘 论文下载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训 | 在职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法律硕士 | MBA考试 MPA考试 | 中科院 |
||
四六级 | 职称英语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托福 | 雅思 | 专四专八 | 口译笔译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申硕英语 | 攻硕英语 | 职称日语 | 日语学习 | 法语 | 德语 | 韩语 |
||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软件水平考试 | 职称计算机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华为认证 | Java认证 |
||
公务员 | 报关员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期货从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法律顾问 | 导游资格 报检员 | 教师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外销员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人力资源 | 管理咨询师考试 | 秘书资格 | 心理咨询师考试 | 出版专业资格 | 广告师职业水平 驾驶员 | 网络编辑 |
||
卫生资格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执业护士 |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 | 经济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审计师 | 注册税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 高级会计师 | ACCA | 统计师 | 精算师 | 理财规划师 | 国际内审师 |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造价员 | 咨询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安全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 物业管理师 | 招标师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师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岩土师 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经纪人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保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公路造价师 | 安全评价师 | 电气工程师 | 注册测绘师 | 注册计量师 |
||
缤纷校园 | 实用文档 | 英语学习 | 作文大全 | 求职招聘 | 论文下载 | 访谈 | 游戏 |
注册会计师以其考试难度高,含金量高的"双高"特点,每年都"引无数考生竞折腰".在当今的"认证"时代,有一个如此高含金量的证书,确实为自己的职业,为自己的前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自己的"工作层次"得以提升;所以,通过努力,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最开始的"高通过率、低认同率",到现在的"低通过率、高认同率", 注会考试已经逐渐稳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注会考试依然会稳定在"低通过率"的特点上。
还有两个月,2008年的注会考试就要来临,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备考过程和最近的辅导经历,简单地谈谈对于财管复习的几点体会,抛砖之举,以期引玉。
财务成本管理这门课程分为两个重要部分,即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部分。前者的核心内容是价值的评估(资产,项目、企业和期权),由此引申出资产风险,资本成本等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后者的核心内容是成本的计算及其分析;除此之外,还有今年新加入的"战略管理"章节。财管教材中,公式较多,很多内容晦涩难懂;学习过程中,对我们的数学知识,逻辑思维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针对财管科目的特点,我把这门课程的学习总结为"五要五不要".
“一要”树立信心,建立必胜之信念
参加注会考试的考生中,学习背景都以文科为主,这对于财管的学习并不是很有利。首先大家一看教材中的众多公式,众多符号,心里就发憷,一个头两个大,在第一回合就败下阵来。实际上,这些内容是名副其实的"纸老虎",只要静下心来仔细研读,通过做题来强化理解记忆,很多公式都"不过如此而已";而且,很多复杂的公式根本不需要知道它的来历,只需要"死记"就可以了,如B-S模型中的求d1的公式;用回归直线法求贝塔系数的公式等。其次,财管的涉及面较广,如会计知识,税法知识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对我们的知识体系也有一定的要求,不过这些都是我们应知应会的内容,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等,所以这并不能造成我们的学习困难。最后,教材中的某些结论比较难以理解,不过好在很多地方并不要求进行深入理解,记住结论即可(在成本部分这种现象尤其突出)。所以大家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一定不要被财管的表面现象所吓到,要有足够的信心,很多前辈不是说吗:学通了财管,才发现这是五门课程中最简单的;从每年的考试结果来看(无论中级还是注会),财管的高分都要比其它科目多;所以,请对自己说:别人能行,我也能行,因为我比别人更优秀,更刻苦。
“二要”全面掌握教材
有的同学听完老师的授课,就直接开始做练习,跳开了教材这一关键环节,结果是:信心受打击,效果不突出;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却没有任何的收获。我的观点认为,教材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把教材作为考试的"圣经"来进行比喻,是一点都不为过,因为这是出题老师的考察蓝本,离开教材,一切都是空的。教材的学习,我觉得需要把握以下重点:1、认真研读重要的公式,原理(如第二章的财务分析比率),对于教材上有分析的内容,一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因为这些是出多选题的绝好材料,弄懂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的精髓,不光在客观题中能"轻车熟路",在主观题中也有"火眼金星",不管如何变化,都能用教材上的公式予以解决;2、重视教材中的例题;很多中级的考生觉得例题很不好把握,我给他们的建议是,例题不要求全部能独立做完,但是基本的思路是一定需要掌握的;但是对于注会考生来说,把教材上的例题"独立"、"完整"的做下来,这是基本要求,这一要求没有达到,而急于去做其它的练习,只能说是"舍本逐末";结合以前年度的考题,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的题目都是书上例题的变形,如07年的期权大题,连变形都懒得变,直接17分送给考生;是不是说掌握了教材上的例题就能通过考试,答案是否定的,教材例题只是第一步,要想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课外的必要练习是不可少的;3、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强化记忆,这一点不必多说,公式,原理,结论,如果没有记忆,那实在是没有上考场的必要。
“三要”加强练习
对于练习,我觉得并不在多,而在于精;市面上的辅导书,练习题已经很多了,如果要搞"题海战术",三个月不吃不喝也还有没有做完的题。选一到两本比较好的辅导书,进行细致的练习,结合教材,掌握做题的思路,强化相关的知识点,这是比较好的方法。这里我建议大家,对于一本练习,至少做上两遍,这样才算是"把握"了练习;实际上,在复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在做错了一道题,再做第二遍的时候,往往依然错误,而且错误发生的地方和原来是相同的,这说明并没有"掌握"练习,并没有通过练习弥补上自己知识的漏洞,这就需要我们第二遍的强化理解。大家不要被两遍练习所吓到,认为要花很多的时间,其实如果第一遍比较认真的情况下,第二遍做题的时间不会超过第一遍的一半。
“四要”合理的利用课件
如果不听课,直接看教材,难度确实有些大,也理解不了教材内容,不知道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所以如果第一次考财管,还是建议大家听听课,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授课老师,在他的带领下,进行有效率的学习。听课的时候,不要开"小差",应该正儿八经的像上课一样,一手拿教材,一手做笔记,那种开着网页,聊着QQ,打着电话的听课方式,实在是越少越好。听课中一定要跟上老师的思路,因为财管的内容大多是前后联系,如果中间的某一个环节没有掌握,就会导致后面内容的迷茫。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注会的修行还在于个人努力,所以千万不要有听上几遍课件,就轻松拿到注会证书这种"奢侈"的想法,考试的功底重在个人修炼。
“五要”合理安排时间
对大家来说,很多同学都是有家有舍的,平时工作生活就已经非常的忙碌,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就显得很困难了,所以很多同学都在找一种"快速"、"高效"的学习方法;很遗憾的告诉大家,这种方法非常难找,至少我还没有发现。生活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让我们非常的矛盾,我想既然立下了考注会的决心,咱们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足够的学习时间。
在复习备考中,我还总结了"五不要",相对"五要"来说,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很多的现象就发生在你我身边。
“一不要”过于“发散”
在财管的学习中,不要过度地使用"发散思维"。
1、教材。教材中的很多原理和公式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实务中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教材在表述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一般都进行了假设,对某些条件进行了默认,表述的是"大多数"的情况,如教材中求债券的价格,就隐含了"价格等于价值"这一假设;再如去年考题中成本的一道多选题,"操作不当造成的产品损失,计入产品成本",很多同学就考虑"特殊情况",如炼钢车间炼钢,由于工人的造作不当,造成整炉的钢水报废,如果计入产品成本,那不是当期成品成本畸高吗?这样的问题,考虑得确实没错,但是就考题来说,显然考虑过多,这并不利于我们解题(成本管理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管理人员的工资是约束性成本这一结论,在某些企业并不一定成立);
2、和别的科目相结合。有的同学同时报考了几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喜欢把不同学科的问题进行交叉理解,这样的学习方法非常不好,不仅会给自己造成理解上的迷惑,也不利于我们掌握相关科目的精髓。如财管中介绍了一个"贴息法",而在经济法中,规定这种方法在我国是行不通的;再比如在筹资决策中的租赁决策,很多同学试图通过会计分录来揭示财管决策的实质,实际上这是徒劳的,因为会计分录中并不体现折旧抵税、折现率等重要指标,如果仅仅以会计分录来考虑财管问题,就会"舍本逐末",因为分录上不反映的东西,恰恰是财务决策中的"重点内容";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如成本管理中利用的科目,很多是新准则没有的;财管教材上的内容有的甚至和会计上的提法相矛盾。所以,学习不同的科目,就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就用不同的教材内容,完全没有必要"交叉理解".
3、和实务结合。很多同学想通过学习以"学以致用",这是一种好的想法,财管教材上的某些知识点确实也可以达到此目的;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一样,教材中仅仅是描述的"一般"情况,而我国企业面对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就教材的内容而言,在现实生活中并非都能行得通,况且,教材中有的知识点是引进西方的观点(有的甚至就直接把西方的某些表述翻译过来,完全不结合我国实际),这要和实务结合起来,实在很难。对于这种知识点,只需要记住教材的表述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深入研究(那是经济学家的任务,可不要抢别人的饭碗哟)。
“二不要”在学习过程中“蜻蜓点水”
财管学习,有这么一个特点,解题思路比较单一,往往都是根据教材上的思路原理来,不会结合过多的实务;所以只要咱们掌握了教材,就解题思路来说,已经没有了问题。所以很多同学就比较习惯于"看题",看书看题看讲义,一切功底都在"看",我把这种方法称为"蜻蜓点水"学习法:"速度犹如草上飞,效果好比空楼阁",远远看去,自我感觉不错,但是到了考试,只能"秤砣落水,铩羽而归".每一道题,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我们真正的落下笔,一步一步的计算出来,这样才能找到我们的知识薄弱点,才能有的放矢,弥补缺点,才能做到知识系统的完整、完备和完善。一定要注意,细节决定成本,财管学习尤其如此(中间的一步错误,直接会导致整道答题的"game over")。
“三不要”忙于找错误
有的同学把对中注协"强烈的不满"的情绪带到学习中,把一部分精力放在找"错误"上,就要看看注协这帮人的笑话。不可否认,教材的编写确实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如今年新加的"作业成本"章节,就有很多错误(中华会计网校也进行了必要的勘误),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所以对于这样的错误,咱们一笑而过,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通过考试才是对他们"不满"的最好表达。有的时候,教材在表述某个例题时,往往在解题过程中给出个别的已知条件(如499页中的"减少一名员工"),这并不属于错误范畴,只不过这样的编排确实不太合理,在考试中完全不会出现如此情况,所以大家也可以放心。
“四不要”忙于找出“重点”章节,以期有“针对性”的复习
财管教材中,除了第一章不太可能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外,其它章节,均有可能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所以要说"重点",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因为全书的内容均是考察范围,哪一章出个主观题,就变成了重点章节,所以"章章是重点,节节需把握",这正是注会考试的特点。
“五不要”“计划不如变化快”
这主要是说同学们没有制定好的学习计划,总在变化中徘徊,而考试却如"计划"来临,最后只能胡乱的抓几下,成绩也可想而知。结果是:玩也没有玩好,学也没有学好,在痛苦中浪费了时间,在挣扎中耗费了精力。所以我建议大家,做出了合理的学习计划,其他的所有事情都得向该计划让路,女孩子可以少逛逛街,男孩子可以少喝喝酒;把这些花销攒到考试结束,那时,可以心无牵挂的逛遍整个北京城,喝酒喝到次日明。在做计划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要过于"类比",如:去年某人就学习了两个月,五门一次过关,据此,我学习三个月,还不能过四门吗?说不定这类"牛人"本身就是经济学的"硕士博士"之类,每天再学习12个小时以上,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非一般人",两个月过五门不足为奇,所以这种情况下进行"类比",就显得意义不大。
最后,我再提提考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吧。就财管考试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一定要准备"科学计算器"并能熟练的运用;
2、仔细阅读题目给出的资料和题目的要求,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表述,意义就大不一样;
3、小数点的保留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是中间计算过程保留四位,结果保留两位;
4、遇到"简单"的题目千万不要盲目乐观,因为很可能你连陷阱都没有看到。
几点体会,几点心得,潦潦草草,略显啰嗦;如对君有所帮助,心胜慰;如无助,仅作博君一笑之小文,不必在意。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