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考情分析 |
第 2 页:重点、难点讲解及典型例題 |
(四)所得税和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所得税之所以会影响现金流量是因为所得税是一种现金流出,折旧之所以会影响现金流量是因为折旧具有抵税作用,可以减少所得税。
【提示】计算折旧抵税时,必须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1.对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初始现金流量的影响
如果旧设备可以出售,则“继续使用旧设备”意味着“没有出售旧设备”,因此,旧设备变现需要缴纳的所得税应该作为“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入处理;旧设备变现可以抵减的所得税应该作为“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出处理。
2.对营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一付现成本一所得税一营运资本投资=税后营业收入一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抵税一营运资本投资=营业收入×(1—所得税税率)一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折旧×所得税税率一营运资本投资
【提示】公式中的折旧是广义的概念,包括摊销等非付现成本费用在内。
3.对项目终结点现金流量的影响
(1)如果设备变现净损益大于零,则需要缴纳所得税,增加现金流出,减少现金净流量;
(2)如果设备变现净损益小于零,则可以抵减所得税,减少现金流出,增加现金净流量。
【提示】
(1)变现净损益=变现净收入一变现时的账面价值
(2)变现时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值一变现时按照税法规定计提的累计折旧
【例題3•单选題】某项目的生产经营期为5年,设备原值为200万元,预计净残值收入5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4年,税法预计的净残值为8万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所得税税率为25%;项目结束时收回营运资金2万元。则该项目终结点现金净流量为()万元。
A. 7.75 B.5.75 C.7 D.6.25
【答案】A
【解析】年折旧额=(200—8)/4=48(万元),到第4年末折旧已经计提完毕,第5年不再计提折旧,第5年末设备报废时的折余价值=200—48×4=8(万元),预计实际净残值收入5万元小于设备报废时的折余价值8万元的差额抵减所得税,减少现金流出,增加现金净流量,所以终结点现金净流量=2+5+(8 —5)×25%=7.75(万元)。
【例题4.多选题】下列关于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平均年成本法是把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置新设备看成是一个更换设备的特定方案
B.平均年成本法是把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置新设备看成是两个互斥的方案
C.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是指该资产引起的现金流出的算术平均值
D.平均年成本法的假设前提是将来设备更换时可以按原来的平均年成本找到可代替的设备
【答案】AC
【解析】平均年成本法是把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置新设备看成是两个互斥的方案,而不是一个更换设备的特定方案,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时,按照“未来使用年限内现金流出总现值+年金现值系数”计算平均年成本,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五)互斥项目的选优问题
如果项目的寿命期相同,则比较净现值,净现值大的方案为优;如果项目的寿命期不同,则有两种方法:共同年限法和等额年金法。
1.共同年限法
通过重置使两个项目达到相同的年限,选择重置后净现值大的项目。
2.等额年金法
计算寿命期不同的项目净现值的平均值(用年金现值系数平均)得到等额年金,比较等额年金的永续净现值,选择永续净现值大的。
【提示】在资本成本相同时,根据等额年金大小就可以直接判断项目的优劣。
【例題5•单选题】某投资项目的寿命期(含初始期)为5年,初始期为1年,投产后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均为1500万元,原始投资2500万元(初始期期初投入),资本成本为10%。已知(P/A,10%,4)=3.1699,(P/A,10%,5)=3.7908,则该项目净现值的等额年金为()万元。
A.574.97 B.840.51 C.594.82 D.480.79
【答案】D
【解析】项目的净现值=1500×(P/A,10%,4)×(P/F,10%,1)—2500=1500×3.1699/1.1—2500=1822.59(万元),项目净现值的等额年金=项目的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1822.59/3.7908=480.79(万元)。
(六)通货膨胀的处置
1.对折现率的影响:1+r名义=(1+r实际)×(1+通货膨胀率)
2.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名义现金流量=实际现金流量× (1+通货膨胀率)",n是相对于基期的期数。
【提示】名义现金流量用名义折现率进行折现;实际现金流量用实际折现率进行折现。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净现值相等。
【例题6•单选题】假设某项目的实际现金流量分别为:NCF0=一100万元,NCF1=50万元,NCF2=60万元,NCF3=50万元。若名义资本成本为12%,预计年通货膨胀率为5%,则该项目的净现值为()万元。
A.28.07
B.38.92
C.35.62
D.40.81
【答案】D
【解析】名义现金流量分别为:第0年名义现金流量=—100万元,第1年名义现金流量=50×(1+5%)=52.5(万元),第2年名义现金流量=60×(1+5%)2=66.15(万元),第3年名义现金流量=50×(1+5%)3=57.88(万元)。
NPV=-100+52.5×(P/F,12%,1)+66.15×(P/F,12%,2)+57.88×(P/F,12%,3)=-100+52.5×0.8929+66.15×0.7972+57.88×0.7118=40.81(万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