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讲义:2013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冲刺串讲汇总
第四章 战略实施
主要考点(难点或重点)
﹒纵横向分工结构
﹒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
﹒企业文化的类型
﹒文化与绩效
﹒战略稳定性与文化适应性
﹒战略失效
﹒战略控制和成功关键因素
﹒对衡量企业业绩的不同观点
﹒预算
﹒平衡计分卡
第一节 公司战略与组织结构
【考点一】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了解,客观题)
组织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分工与整合。
分工 | 企业为创造价值而对其人员和资源的分配方式 | (1)纵向分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在如何分配组织的决策权上做出选择,以便很好地控制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 |
(2)横向分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在如何分配人员、职能部门以及事业部方面做出选择,以便增加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 ||
整合 | 企业为实现预期的目标而用来协调人员与职能的手段。 |
【考点二】纵横向分工结构
(一)纵向分工结构
1.纵向分工结构的基本类型。(★★,了解,客观题)
(1)高长型组织结构 | 管理层次多。 在每个层次上,管理人员的控制幅度较窄 |
有利于企业内部的控制,但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较慢; 从实际管理来看,拥有3000名员工的企业平均的管理层次一般为7个层次。如果某公司有8个管理层次,则为高长型结构。 |
(2)扁平型组织结构 | 管理层次较少。 在每个层次上,管理人员的控制幅度较宽 |
可以及时地反映市场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但容易造成管理的失控。 |
2.纵向分工结构组织内部的管理问题。(★★,理解,客观题)
(1)集权与分权 | 集权是指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拥有最重要的决策权力。在战略管理中,集权型可以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比较容易地控制与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 集权型企业一般拥有多级管理层,并将决策权分配给顶部管理层;其管理幅度比较窄,从而呈现出层级式结构。 产品线数量有限且关系较为密切的企业更适于采用集权型结构 |
(1)集权与分权 | 集权型决策的【优点】: 一是易于协调各职能间的决策;二是对上下沟通的形式进行了规范(比如利用管理账户);三是能与企业的目标达成一致;四是危急情况下能够做出快速决策;五是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六是这种结构比较适用于由外部机构(比如专业的非营利性企业)实施密切监控的企业,因为所有的决策都能得以协调。 集权决策的【缺点】: 一是高级管理层可能不会重视个别部门的不同要求;二是由于决策时需要通过集权职能的所有层级向上汇报,因此决策时间过长;三是对级别较低的管理者而言,其职业发展有限。 |
分权型结构一般包含更少的管理层次,并将决策权分配到较低的层级,从而具有较宽的管理幅度并呈现出扁平型结构。事业部制结构在企业的成长方面更为灵活。 | |
(2)中层管理人员人数 | 选择高长型结构时,要注意这种结构需要较多的中层管理人员,会增加行政管理费用。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其结构效率化,应尽量减少管理层次。 |
(3)信息传递 | 企业内部管理层次越多,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不可能完整地到达信息传递的目的地。这样,也会增加管理的费用。 |
(4)协调与激励 | 企业的管理层次过多时,会妨碍内部员工与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增加管理费用。 扁平型结构比高长型结构更能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
(二)横向分工结构(★★★,掌握,客观题和主观题)
1.横向分工结构的基本类型。
企业组织结构有8种基本类型:创业型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M型企业组织结构(多部门结构)、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结构(SBU)、 矩阵制组织结构和H型结构(控股企业/控股集团组织结构)和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组织结构。
创业型组织结构 | 小企业 |
职能制组织结构 | 单一业务企业 |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 区域事业部适合跨地区企业,产品/品牌事业部适合多个产品线企业 |
M型企业组织结构(多部门结构) | 适合多个产品线企业 |
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结构(SBU) | 适合多元化企业 |
矩阵制组织结构 | 项目 |
H型结构(控股企业/控股集团组织结构) | 多元化 |
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组织结构 | 国际部结构;全球区域分部结构;全球产品分部结构;跨国结构 |
2.横向分工结构的基本协调机制。(★★★,掌握,客观题)
机制名称 | 含义 |
(1)相互适应,自行调整 | 是一种自我控制方式。组织成员直接通过非正式的、平等的沟通达到协调,相互之间不存在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也没有来自外部的干预。 最简单的组织结构。在十分复杂的组织里,由于人员构成复杂,工作事务事先不能全部规范化,因而也采用这种协调机制 |
(2)直接指挥,直接控制 | 组织的所有活动都按照一个人的决策和指令行事 |
(3)工作过程标准化 | 组织通过预先制定的工作标准,来协调生产经营活动 |
(4)工作成果标准化 | 组织通过预先制定的工作成果标准,实现组织中各种活动的协调 |
(5)技艺(知识)标准化 | 组织对其成员所应有的技艺、知识加以标准化 |
(6)共同价值观 | 组织内全体成员要对组织的战略、目标、宗旨、方针有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价值观念,充分地了解组织的处境和自己的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互相信任、彼此团结,具有使命感,组织内的协调和控制达到高度完美的状态 |
【考点三】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了解,客观题)
(一)组织结构与战略的关系 —— 钱德勒的组织结构服从战略理论
战略的前导性与结构的滞后性。
(1)战略前导性。指企业战略的变化快于组织结构的变化。
(2)结构滞后性。指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常常慢于战略的变化速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新、旧结构交替有一定的时间过程。二是管理人员的抵制。
(二)组织的战略类型
类型名称 | 产品与市场 | 工程技术问题 | 结构 | 特点 |
1.防御型战略组织 | 追求一种稳定的环境。 创造一个稳定的经营领域,占领一部分产品市场。 |
集中于技术效率,尽可能有效地生产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 | 采取“机械式”结构机制 | 适合于较为稳定的产业。但是,该产业也有潜在的危险,不可能对市场环境做重大的改变。 |
2.开拓型战略组织 | 追求一种更为动态的环境,将其能力表现在探索和发现新产品和市场的机会上。 | 技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 行政管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采取“有机”机制。 | 在不断求变当中可以减少环境动荡的影响,但它要冒利润较低与资源分散的风险。缺乏效率性,很难获得最大利润 |
3.分析型战略组织 | 在寻求新的产品和市场机会的同时,保持传统的产品和市场 | 需要在保持技术的灵活性与稳定性之间进行平衡 | 主要任务是如何区分组织结构的各个方面,以适应既稳定又变动的经营业务,使两种经营业务达到平衡。这个问题可以由分析型组织的矩阵结构解决。 | 稳定性与灵活性并存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组织的应变能力。如果分析型组织不能保持战略与结构关系的必要平衡,它最大的危险就是既无效能又无效率。 |
4.反应型战略组织 | 对其外部环境的反应上采取一种动荡不定的调整模式,缺少在变化的环境中随机应变的机制 | 一个企业组织之所以成为反应型组织,主要有3个原因: (1)决策层没有明文表达企业战略。 (2)管理层次中没有形成可适用于现有战略的组织结构。 (3)只注重保持现有的战略与结构的关系,忽视了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 |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