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国际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1、垄断优势理论
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垄断优势理论。后得到其导师金德尔伯格(Kindlerberg)的支持并加以完善,成为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独立的理论。海默和金德尔伯格认为,是市场不完全导致了对外直接投资。一般来讲,市场不完全可以表现为4种类型:
(1)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2)由规模经济导致的市场不完全;(3)由政府干预引起的市场不完全;(4)由税负与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跨国企业在不完全竞争下取得了各种垄断优势。这些优势可分为三类:
(1)是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产品差别、商标、销售技术与操纵价格等;
(2)是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专利与工业秘诀,资金获得条件的优惠,管理技能等;
(3)是企业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2、区位理论
1953年,索思阿德提出区位理论,用以研究国内资源的区域配置问题。后来,艾萨德等用此理论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
区位理论认为,市场不完全性不仅存在于一国市场上,同样存在于国际市场上。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会导致各国之间的市场差异,即在生产要素价格、市场规模、市场资源供给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如果国外市场这些差异为准备投资的一国企业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企业就会发生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区位优势的主要因素有生产要素、市场定位、贸易壁垒、经营环境等。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Vernon)从技术创新入手,分析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与产品寿命周期的关系。事实上,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将垄断因素与区位因素结合起来的动态分析。
4、内部化理论
为了寻求对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解释,1976年,英国学者巴克利(Buckley)和卡森(Casson)发掘了科斯(Coase)在1937年对企业的起源和均衡规模提出的内部化理论。
5、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加注会学习规划师微信 | "wantiku123"(一对一指导) |
---|
【免费下载注册会计师题库,真题+预测题免费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