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一)现金的范围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1.现金
“现金”是指能够随时支取的货币资金,包括:
(1)库存现金,与“库存现金”科目内容一致。
(2)银行存款,“银行存款”科目内容,扣除不能随时支取后的部分。
(3)其他货币资金,与“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内容一致。
2.现金等价物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高、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短期投资。现金等价物通常指购买在3个月或更短时间内即到期或即可转换为现金的投资。
根据定义,现金等价物主要是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债券。
企业应披露确定现金等价物的会计政策,并一贯性地保持这种划分标准。
现金等价物例题
【例题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在2008年末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视为现金等价物的有( )。
A.2007年1月1日购入的一批2006年1月31日发行的三年期国债
B.2008年6月1日购入的一批2005年7月31日发行的三年期国债
C.2008年11月28日购入的一批2006年1月31日发行的三年期国债
D.收到的一张2008年12月1日开出、期限为两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
E.2008年12月15日购入的一批股票,打算2009年1月份售出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现行会计准则将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投资”,商业汇票不属于“投资”;如果股票的可收回金额不确定,则不应视为现金等价物。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1.经营活动,是指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即排除法。
2.投资活动,是指长期资产和投资的购建与处置活动。
(1)长期资产是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
(2)投资是指股票和债券投资等,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
3.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的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变化的活动。
(1)资本是指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或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债务是指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应付债券 。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属于经营活动。
特殊活动
“经营活动”按照排除法定义,不等同前文中的“营业活动、日常活动”等概念。①被环保部门罚款视为非日常活动,记为营业外支出,但属于“经营活动”。②对于自然灾害损失和保险赔款,属于流动资产损失,列为经营活动;属于固定资产损失,列为投资活动。如果不能确指,则列为经营活动。③捐赠收入和支出,列为经营活动。④如果特殊项目的现金流量金额不大,则列为现金流量类别下的“其他”项目,不单列项目。⑤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之间的转换不属于现金流量,例如,企业用现金购买3个月内到期的国库券(交易性金融资产)。但国库券产生的利息属于“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一)编制依据
现金流量表是按收付实现制反映信息,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账户记录按权责发生制反映信息。所以,编制现金流量表,就是将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资料转换为按收付实现制表示的现金流动。
(二)编制方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式有两种:
1.顺流式
平时账务处理时,将会计分录分为三类:
(1)借贷双方都是现金科目的会计分录
这类会计分录反映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不会影响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动。
(2)借贷双方都不是现金科目的会计分录
这类会计分录反映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不会影响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动。
(3)借贷双方一方是现金科目、另一方是非现金科目的会计分录
这类会计分录反映现金项目与非现金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必然影响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动。
平时对第三类分录做好标记,期末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将这些分录汇总分析后填入相应的现金流量表项目。这是最准确的一种方法。
2.逆流式
期末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有关资料,将损益还原成现金流量。这种方法难度较大,但这是法定的方式。
(三)编制方法
1.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指按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直接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直接法一般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
间接法,是指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等有关项目,剔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影响,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主表采用直接法,附表采用间接法。
2.工作底稿法、T型账户法和分析填列法。
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只是编制的工具。考试常用的方法,就是分析填列法,即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补充资料,编制现金流量表。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