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3·计算分析题】20×8年6月,甲企业打算搬迁至新建办公楼,由于原办公楼处于商业繁华地段,甲企业准备将其出租,以赚取租金收入。20×8年10月30日,甲企业完成了搬迁工作,原办公楼停止自用,并与乙企业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其原办公楼租赁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8年10月30日,租赁期限为3年。20×8年10月30日,该办公楼原价为5亿元,已提折旧14 250万元,公允价值为35 000万元。假设甲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正确答案』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50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 500 000
累计折旧 142 500 000
贷:固定资产 500 000 000
【例题4·单项选择题】某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2011年1月1日,该企业将一项固定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为1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75万元。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为( )。
A.100万元
B.80万元
C.70万元
D.75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自用房地产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应为转换日的公允价值,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例题5·单项选择题】企业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
A.投资收益
B.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C.资本公积
D.其他业务收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非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例题6·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能够影响企业当期损益的是( )。
A.采用成本计量模式,期末投资性房地产的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
B.采用成本计量模式,期末投资性房地产的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余额
C.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期末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
D.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自用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期末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需要确认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影响当期损益,选项C正确。
【例题7·多项选择题】下列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B.企业将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时,其转换日通常为租赁期开始日
C.企业将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在成本模式下,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D.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E.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D错误。
二、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处理
(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1.出售或转让的:
①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其他业务收入
②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2.报废或毁损的:
①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②报经批准后处理:
借:工程物资或银行存款(按残料价值或变价收入)
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赔偿款)
其他业务成本或营业外支出(按差额)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1.出售或转让的:
①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其他业务收入
②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
③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或相反分录)
④若存在原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则: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其他业务成本
2.报废或毁损的: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
3.报经批准后处理:
借:工程物资或银行存款(按残料价值或变价收入)
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赔偿款)
其他业务成本或营业外支出(按差额)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