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可转换公司债券★
1.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
分拆: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
计量:
●负债成份的计量——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根据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进行折现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折现率的选择:不附转换权的债券利率。
●权益成份的计量——按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按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贷或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转换股份前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在转换为股份前,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即按照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认利息费用,按面值和票面利率确认应付债券,差额作为利息调整进行摊销。
3.转换股份时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利息调整)(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原确认的权益成份的金额)
贷:股本(股票面值×转换的股数)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注意:
1.转股数基数的确定要注意看清题目给出的具体条件。
2.企业发行附有赎回选择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在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补偿金,即债券约定赎回期届满日应当支付的利息减去应付债券票面利息的差额——应当在债券发行日至债券约定赎回届满日期间计提应付利息,计提的应付利息,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即利息补偿金视为债券利息,于计提债券利息时计提,分别计入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等。
【例题3·多选题】下列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有( )。
A.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
B.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C.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D.发行附有赎回选择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在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补偿金,应当在债券发行日至债券约定赎回届满日期间计提利息,并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
E.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股份前计提的利息费用均应计入当期损益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选项C错误;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股份前计提的利息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予以资本化,选项E错误。
【例题4·计算分析题】(教材例题9-10)甲公司经批准于2007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 000 000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债券持有人转换股票时,应按债券面值和应付利息之和除以转股价,计算转股的股份数。假定2008年1月1 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甲公司处理如下:
『正确答案』(1)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
200 000 000×0.6499+200 000 000×6%×3.8897=176 656 400(元)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3 343 6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
(2)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等 15 899 076
贷:应付利息 12 00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899 076
(3)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
转换的股份数为:(200 000 000+12 000 000)÷10=21 200 000(股)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应付利息 12 0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
贷:股本 21 20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9 444 524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4 699 076
本章小结:
1.流动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交易费用的处理
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非货币性福利的核算
应交税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核算
2.非流动负债
一般公司债券:摊余成本的计算
可转换公司债券:分拆、转股数的计算、转股时分录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