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存货
本章内容对应《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不属于重要章节,但属于基础章节。应当关注:
(1)存货的初始计量。
(2)存货发出的计量。
(3)存货的期末计量。重点为“期末存货的计量”一节。难点为可变现净值的计算。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企业的存货具体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和周转材料。
周转材料符合固定资产定义(主要是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存货必须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企业取得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三个组成部分。企业存货的取得主要是通过外购和自制两个途径。
企业在日常核算中采用计划成本法或售价金额法核算的存货成本,实质上也是存货的实际成本。比如,采用计划成本法,通过“材料成本差异”或“产品成本差异”科目将材料或产成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采用售价金额法,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将商品的售价调整为实际成本(进价)。
(一)外购存货的成本
企业外购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和商品。外购存货的成本即存货的采购成本,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计入所购商品成本。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销售费用。
【例题1·计算分析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1月4日,甲公司购入A商品10吨,支付价款702万元(含增值税),另支付运输费、保险费20万元。经仓库部门确认,实际入库数量为9.99吨,差额属于合理的途耗。1月30日,甲公司出售该批商品,出售商品发生运输费18万元。要求计算A商品的成本。
【答案】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合理的途耗应作为存货的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计入采购成本。出售商品发生的运输费不包括在采购成本的范围内。
因此,A商品的成本=702÷(1+17%)+20=620(万元)。
(二)加工取得存货的成本
存货加工成本由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
(三)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成本
1.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按照该项存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
2.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的存货,其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等的规定确定。
3.盘盈的存货应按其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会计处理,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
(四)不应当计入存货成本的项目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例如,企业超定额的废品损失以及由自然灾害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由于这些费用的发生无助于使该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计入当期损益。
2.仓储费用,指企业在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则应计入存货成本。例如,某种酒类产品生产企业为使生产的酒达到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而必须发生的仓储费用,就应计入酒的成本,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4.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向客户预付货款未取得商品时,应作为预付账款进行会计处理,待取得相关商品时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企业取得广告营销性质的服务比照该原则进行处理。(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增内容)
【例题2·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关于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工该损失会计处理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
A.作为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B.作为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C.作为非正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D.作为当期的销售成本
【答案】C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