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一)目标、战略与经营风险 | 1.目标--企业经营活动的指针。 2.战略--企业管理层为实现经营目标采用的方法.为了实现某一既定的经营目标,企业可能有多个可行战略。 3.经营风险--指可能对被审计单位实现目标和实施战略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状况、事项、情况、作为(或不作为)而导致的风险,或由于制定不恰当的目标和战略而导致的风险。 不同的企业可能面临不同的经营风险,这取决于企业经营的性质,所处行业,外部监管环境,企业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
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与下列方面有关的目标和战略,并考虑相应的经营风险: 1.行业发展(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不具备足以应对行业变化的人力资源和业务专长); 2.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产品责任增加); 3.业务扩张(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对市场需求的估计不准确); 4.新的会计要求(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执行不当或不完整,或会计处理成本增加); 5.监管要求(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法律责任增加); 6.本期及未来的融资条件(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由于无法满足融资条件而失去融资机会); 7.信息技术的运用(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难以融合); 8.实施战略的影响,特别是由此产生的需要运用新的会计要求的影响(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执行新要求不当或不完整) | |
(二)经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 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有助于其识别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但并非所有的经营风险都与财务报表相关,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识别或评估对财务报表没有影响的经营风险。 多数风险最终都会产生财务后果,从而影响财务报表。但并非所有的经营风险都会导致重大错报风险。 经营风险可能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或财务报表层次产生直接影响 |
(三)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 | 管理层通常指定识别和应对经营风险的策略,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此类风险评估过程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
六、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经常会衡量和评价关键业绩指标,预算及差异分析,分部信息和分支机构,部门或其他层次的业绩报告以及与竞争对手的业绩比较。此外,外部机构会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业绩。
(一)了解的主要方面:
1.关键业绩指标(财务和非财务的),关键比率,趋势和经营统计数据;
2.同期财务业绩比较分析;
3.预测、预算和差异分析,分部信息与分部、部门或其他不同层次的业绩报告;
4.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性报酬政策;
5.被审计单位与竞争对手的业绩比较。
(结合教材17章第1节舞弊动机和压力)
(二)关注内部财务业绩衡量的结果
内部财务业绩衡量可能显示未预期到的结果或者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通常会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措施。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被审计单位内部财务业绩衡量所显示的为预期到的结果或者趋势,管理层的调查结果和纠正措施,以及相关信息是否显示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
(三)考虑财务业绩衡量指标的可靠性
如果拟利用被审计单位内部信息系统生成的财务业绩衡量指标,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相关信息是否可靠,以及利用这些信息是否足以实现审计目标。许多财务业绩衡量中使用的信息可能由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生成。如果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在没有合理基础的情况下,认为内部生成的衡量财务业绩的信息是准确的,而实际上信息有误,那么根据有误的信息得出的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
如果注册会计师计划在审计中(如在实施分析程序时)利用财务业绩指标,应当考虑相关信息是否可靠,以及在实施审计程序时利用这些信息是否足以发现重大错报。
(四)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考虑
管理层往往依据某些关键指标,作为评价财务业绩和采取适当行动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管理层使用的关键指标。
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衡量和评价,是为了考虑管理层是否面临实现某些关键财务业绩指标的压力。此外,了解管理层认为重要的关键业绩指标,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和战略。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