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库存现金审计
一、审计目标
(一)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表
审计目标 | 财务报表认定 | ||||
存在 | 完整性 | 权利和义务 | 计价和分摊 |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 |
A:确定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中的库存现金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确实存在 | √ | ||||
B:确定被审计单位所有应当记录的现金收支业务是否均已记录完毕,有无遗漏 | √ | ||||
D:确定记录的库存现金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 √ | ||||
C:确定库存现金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的货币资金项目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 | √ | ||||
E:确定库存现金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列报 | √ |
(二)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表
审计目标 |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 |
ABCD | 1.监盘库存现金 |
ABD | 2.抽查大额库存现金收支 |
二、库存现金内部控制的测试
三、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
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一般包括:(以下讲义对教材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
1.监盘库存现金。监盘库存现金是证实资产负债表中所列现金 是否存在的一项重要程序。
(1)盘点的范围:企业盘点库存现金,通常包括对已收到但未存入银行的现金、零用金、找换金等的盘点。盘点的范围一般包括企业各部门经管的现金。
(2)盘点的主体:盘点库存现金的时间和人员应视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有出纳员和被审计单位会计主管人员参加,并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监盘。
(3)盘点的方式:对库存现金的监盘实施突击性的检查。
(4)盘点的时间:对库存现金的监盘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上班前或下午下班时进行。
(5)监盘过程。在进行现金盘点前,应由出纳员将现金集中起来存入保险柜。必要时可加以封存,然后由出纳员把已办妥现金收付手续的收付款凭证登入库存现金日记账。如被审计单位库存现金存放部门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应同时进行盘点。
审阅库存现金日记账并同时与现金收付凭证相核对。一方面检查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记录与凭证的内容和金额是否相符;另一方面了解凭证日期与库存现金日记账日期是否相符或接近。
由出纳员根据库存现金日记账加计累计数额,结出现金结余额。
(6)盘点保险柜的现金实存数,同时由注册会计师编制“库存现金监盘表”(格式参见表16-1),分币种、面值列示盘点金额。
将盘点金额与库存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要求被审计单位查明原因,必要时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做出调整,如无法查明原因,应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管理权限批准后做出调整。
若有冲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应在“库存现金监盘表”中注明或做出必要的调整。
(7)在非资产负债表日(通常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进行盘点和监盘时,应调整至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2.抽查大额库存现金收支。注册会计师应抽查大额现金收支的原始凭证内容是否齐全、原始凭证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是否相符、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等项内容。
3.检查现金收支的正确截止。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中的库存现金数额,应以结账日实有数额为准。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验证现金收支的截止日期。通常,注册会计师可考虑对结账日前后一段时期内现金收支凭证进行审计,以确定是否存在跨期事项,是否应考虑提出调整建议。
【例题·简答题】
在对G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M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货币资金项目。G公司在总部和营业部均设有出纳部门。为顺利监盘库存现金,M注册会计师在监盘前一天通知G公司会计主管人员做好监盘准备。考虑到出纳日常工作安排,对总部和营业部库存现金的监盘时间分别定在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监盘时,出纳把现金放入保险柜,并将已办妥现金收付手续的交易登入现金日记账,结出现金日记账余额;然后,M注册会计师当场盘点现金,在与现金日记账核对后填写“库存现金监盘表”,并在签字后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要求:请指出上述库存现金监盘工作中有哪些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正确答案』
(1)提前通知G公司会计主管人员做好监盘准备的做法不当。M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突击性检查。
(2)没有同时监盘总部和营业部库存现金的做法不当。M注册会计师应组织同时监盘总部和营业部的库存现金,若不能同时监盘,则应对后监盘的库存现金实施封存。
(3)G公司会计主管人员没有参与盘点的做法不当。盘点人员应包括出纳、会计主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
(4)现金盘点操作程序不当。库存现金应由出纳盘点,由注册会计师监盘。
(5)“库存现金监盘表”签字人员不当。“库存现金监盘表”应由公司相关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共同签字。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