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控制测试
一、控制测试的含义和要求(教材P259)
1.控制测试的含义
控制测试是指用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
【知识点拓展】
1.“控制测试”与 “了解内部控制”
(1)控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审计证据证明已经设计并正在运行的某认定相关的内部控制运行是否有效,即是否防止或发现并纠正了财务报表重大错报。
(2)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审计证据证明针对某认定是否设计了相关内部控制,如果已经设计了相关控制,这些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2.测试控制运行有效与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测试控制运行有效与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1)测试控制运行有效属于控制测试范畴。
(2)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是了解内部控制的范畴。
【例题4·单选题】下列有关控制测试目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控制测试旨在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
B.控制测试旨在发现认定层次发生错报的金额
C.控制测试旨在验证实质性程序结果的可靠性
D.控制测试旨在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答案】A
【解析】请见教材P259,选项A正确。控制测试旨在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
2.测试控制运行有效的内容(精准掌握)
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获取关于控制运行有效证据:
(1)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相关时点是如何运行的;
(2)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
(3)控制由谁执行或以何种方式执行。
3.需要实施控制测试的情形
注册会计师在以下两种情形中应当实施控制测试:
(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2)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并不能够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相关链接】教材P244初步评价和风险评估;教材P250“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二、控制测试的性质(教材P261)
1.控制测试性质的含义
控制测试的性质是指控制测试所使用的审计程序的类型及其组合。
控制测试所使用的审计程序的类型:询问、观察、检查和重新执行。
2.确定控制测试性质时的要求(精准掌握)
(1)考虑特定控制的性质;
(2)考虑测试与认定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控制;
(3)如何对一项自动化的应用控制实施控制测试。
3.双重目的控制测试(理解掌握)
(1)控制测试的目的是获取审计证据评价控制是否有效运行。
(2)细节测试的目的是获取审计证据证明某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3)尽管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两者目的不同,但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针对同一交易同时实施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以实现双重目的。
4.考虑实施实质性程序的结果对控制测试结果的影响(重点掌握)
(1)如果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未发现某项认定存在错报,这本身并不能说明与该认定有关的控制是有效运行的;
(2)但如果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某项认定存在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评价相关控制的运行有效性时予以考虑,比如:
①降低对相关控制的信赖程度;
②调整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③扩大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3)如果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被审计单位没有识别出的重大错报,通常表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这些缺陷与管理层和治理层进行沟通。
【知识点拓展】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通过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用x表示),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检查风险(用y表示)为: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注册会计师根据以上模型分析确定的检查风险(y)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
如果预期控制运行有效,则应当实施控制测试,根据控制测试的结果继续或调整(原计划中的)实质性程序。
如果实施实质性程序后发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超过原来预期,或已经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则说明此前已实施的控制测试评价结果不恰当,需要重新考虑运行有效性,因此注册会计师需要采取诸如降低对相关控制的信赖程度、调整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或扩大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三、控制测试的时间(教材P263)
1.控制测试时间的含义
控制测试的时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何时实施控制测试(以财务报表日为测试的时间点,在财务报表日前的测试属于期中测试);
(2)测试所针对的控制适用的时点或期间。
2.剩余期间补充测试内部控制时应当考虑的因素(精准掌握)
(1)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重要程度。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越大,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剩余期间的补充证据越多;
(2)在期中测试的特定控制,以及自期中测试后发生的重大变动;
(3)在期中对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度。如果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对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获取的审计证据比较充分,可以考虑适当减少需要获取的剩余期间的补充证据;
(4)剩余期间的长度。剩余期间越长,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剩余期间的补充证据越多;
(5)在信赖控制的基础上拟缩小实质性程序的范围。注册会计师对相关控制的信赖程度越高,需要获取的剩余期间的补充证据越多;
(6)控制环境。控制环境越薄弱,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剩余期间的补充证据越多。
##end##
##start35:24##
3.确定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应当考虑的因素(结合教材P266图12-1)
(1)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有效性;
(2)控制特征(人工控制还是自动化控制)产生的风险;
(3)信息技术一般控制的有效性;
(4)影响内部控制的重大人事变动;
(5)由于环境发生变化而特定控制缺乏相应变化导致的风险;
(6)重大错报的风险和对控制的信赖程度。
4.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测试(结合图12-1)
(1)对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不论该控制在本期是否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都不应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证据。
(2)如果注册会计师拟信赖针对特别风险的控制,那么所有关于该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必须来自当年的控制测试,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每次审计中都测试这类控制。
图12-1 本审计期间测试某项控制的决策
四、控制测试的范围(教材P266)
1.控制测试范围的含义
控制测试范围是指某项控制活动的测试次数,注册会计师应当设计控制测试,以获取控制在整个拟信赖的期间有效运行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确定控制测试范围的考虑因素
(1)执行控制的频率。控制执行的频率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2)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注册会计师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期间越长,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3)控制的预期偏差。控制的预期偏差率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如果控制的预期偏差率过高,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控制可能不足以将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从而针对某一认定实施的控制测试可能是无效的;
(4)通过测试与认定相关的其他控制获取审计证据的范围。当针对其他控制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较高时,测试该控制的范围可适当缩小;
(5)拟获取的有关认定层次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3.测试人工控制的至少样本量
使用非统计抽样测试人工控制时,建议注册会计师至少测试下列数量的样本
表12-4
控制执行频率 |
最低样本数量 |
1次/每年 |
1 |
1次/每季度 |
2 |
1次/每月 |
3 |
1次/每周 |
5 |
1次/每日 |
20 |
每日数次 |
25 |
4.对自动化控制的测试范围的特别考虑
(1)信息技术处理具有内在一贯性,除非系统发生变动,一项自动化应用控制应当一贯运行。
(2)对于一项自动化应用控制,一旦确定被审计单位正在执行该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须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但需要考虑执行下列测试以确定该控制持续有效运行:
①测试与该应用控制有关的一般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②确定系统是否发生变动,如果发生变动,是否存在适当的系统变动控制;
③确定对交易的处理是否使用授权批准的软件版本。
【例题5·单选题】如果注册会计师拟利用以前年度获取的审计证据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对于不属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如果在本年未发生变化,且上年经测试运行有效,本次审计中无需测试
B.对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如果在本年未发生变化,可以依赖上年的测试结果
C.如果拟利用以前审计中实施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对在本期实施审计程序,以确定这些审计证据是否具有持续相关性
D.一般而言,上年通过实质性测试获取的审计证据对本年只有很弱的证据效力或没有证据效力 ,不足以应对本期的重大错报风险
【答案】 B
【解析】请见教材P265,选项B错误。鉴于特别风险的特殊性,对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不论该控制在本期是否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都不应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证据。
选项C、D请见教材P272倒数第4段原文。
第三节 总结
1.注册会计师应当从哪些方面获取关于控制运行有效的证据(教材P259);
2.剩余期间补充测试内部控制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教材P263);
3.确定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应当考虑的因素(教材P265);
4.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测试(教材P266);
5.对于一项自动化应用控制,一旦确定被审计单位正在执行该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须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但需要考虑执行下列测试以确定该控制持续有效运行(教材P26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