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审计计划的内容
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
(一)总体审计策略
1.概念: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2.内容: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主要事项:
(1)审计范围;
(2)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的性质;
(3)审计方向;
(4)审计资源。
(二)具体审计计划
1.概念: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其内容包括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2.内容: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
(1)风险评估程序;
(2)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总体方案和拟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
(3)计划其他审计程序。
知识点: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与监督
(一)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
修改:计划审计工作并非审计业务的一个孤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
记录: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对总体审计策略或具体审计计划作出重大修改,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作出的重大修改及其理由。
(二)指导、监督与复核
注册会计师应当就对项目组成员工作的指导、监督与复核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制定计划。
对项目组成员指导、监督与复核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影响因素:
1.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2.审计领域;
3.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4.执行审计工作的项目组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胜任能力。
知识点:重要性的含义
(一)错报的定义
错报,是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与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当列示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的差异;或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判断,为使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实现公允反映,需要对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作出的必要调整。
(二)重要性的含义
以对存货项目抽样审计为例:
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方面进行理解:
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因此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重要性就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总体能够容忍的最大错报。(注册会计师角度)
重要性水平:
审计重要性水平是指从金额(数量)上来衡量审计重要性。
分类: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三)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目的
注册会计师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目的:
(1)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4)在形成审计结论阶段,要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和为了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而制定的较低金额的重要性水平来评价已识别的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对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的影响。
关注"566注册会计师"微信,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试题、内部资料等信息!
注册会计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微信搜索"566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QQ群: |
---|
相关推荐:
2015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精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