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所得税:
当然就是对企业征税,但不是对所有企业都征税,比如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就征收个人所得税。企业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这个区分其实不太重要,重要的倒是税率的适用问题,25%和实际10%的区分和居民非居民的区分略有差别。
企业所得税一章从历年考题来看,哪些收入要确认、费用扣除限制和弥补亏损是主观题考点,其余多为客观题考点,由于主观题分值很高,所以其实客观题就没有太多分值了,也就是说企业所得税的学习主要精力要放在哪些收入要确认、扣除限制和弥补亏损上。扣除什么?就是成本费用税金损失。费用就是指“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需要记住的主要是财务费用,因为销售费用容易区分,而管理费用中主要注意的是四种税金即“房车地印”;关于损失,也要说明一下:企业所得税税前可以扣除的损失是净损失,该损失如果后来又收回,还应计入收入(否则的话,企业不是可以借此操纵报表了吗)。
各项扣除的限额一定要烂熟于心,不仅是数字本身,更重要的是对应项目的计算基础,比如业务招待费,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千分之五,那么这个“销售收入”就比千分之五还重要,考试是主观题你要去找销售收入是多少。此处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内容是必须要掌握的,自己总结为好。企业所得税另一个一定会出的就是补亏。“逐年弥补,但最长不超过5年”这一规定要通过具体例题来理解更好,并注意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年度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年度。
总之,企业所得税当然是税法的重点,但考试时实际出题时却非常有侧重,大家在复习时可以注意一下。
二、个人所得税:
顾名思义,当然是对“人”征税。什么人?也是区分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划分标准就是根据其在中国境内是否有住所以及居住是否满一年。本章难点当然是在于工资薪金所得的一些特殊计算上,其余的内容基本都是独立的知识点,彼此间关联较小,秉承税法考试考特殊项目的套路,重点记忆以下内容即可:
1. 劳务报酬所得,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财产租赁所得,一个月内取得的所得为一次;
2. 稿酬所得则规定更为详尽(注意要减征30%噢):
同一作品再版所得,视为另一次稿酬所得征税;
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连载,后出版,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征税;
同一作品连载取得收入以连载完毕后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纳税;
预付与分次支付,要合并为一次纳税;
添加印数而追加稿酬,要与以前取得收入合并为一次纳税。
总之,性质上变为另一次的(如再版、连载转出版、出版转连载)都要分为两次纳税,实质为一次的(如追加印数但版次未变、预付或分次支付稿酬)视为一次纳税;
3.公益救济性捐赠要注意捐助对象以及准许扣除比例,还要注意通过谁捐赠,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必须注意措辞,客观题常以此为考点;
4.工资薪金所得扣除标准自2011年9月1日后改为3500,但涉及的境外人士多扣除的由2800变为1300,即保持境外人士生计费扣除仍未4800元;其它涉及到超额累进的也都是每月3500,统一标准。除此之外的,统一扣除为20%但不低于800元;
5.劳务报酬单次畸高的收入有加成征收。
6.对经营成果拥有所有权的承包,自己是老板,所以按照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用有所有权或者纯粹打工,就是工资薪金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无扣除;此部分没什么可说的,常考的是股息红利所得的实物形式,比如企业为股东个人购买汽车等。
8.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拍卖,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征税;个人拍卖除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以外的其他财产,按财产转让所得征税。
9.个人出租住房(非商业用房)减按10%,链接:营业税是3%减半征收,房产税是4%征收。
10. 税收优惠部分一些内容要注意在主观题中出现,当然,这些规定很细碎,主要还是考查客观题的。税法中凡是涉及到税收优惠的,都要注意措辞要严谨,否则会出错。
重点提示:
工资薪金所得的一些特殊计算:(不展开论述)大体思路就是,属于补偿安置性质的,免税;属于增加收入的,纳入工资薪金纳税,但注意个人提前退休取得的补贴要考虑按月分摊(月份数是从提前退休到法定退休之间的月份数),其余的基本是按照规定并入当月收入即可。注意是否需要与工资薪金合并(如企业年金企业缴费部分不需要合并并且不得扣除)。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个税处理办法就是把它当成个税和企业所得税的一个交叉,扣除是3500,工会经费以及业务招待费等则按照企业所得税比例扣除。
三、征管法、税务行政法制、税务代理与筹划
1.变更税务登记先工商后税务;注销时先税务后工商。
2.滞纳金从滞纳税款之日起计算,日加万分之五。税务行政处罚主体是县级以上税务局
3.注意,对税务机关做出的“征税行为”不服的,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再申请行政诉讼,也就是说行政复议是前置程序。征税行为包括的范围要了解一下,此考点很常见。
4.税务筹划的方法要了解一下,和前面实体法结合看,轻一上有相关题。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