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税法的原则
两类原则 |
具体原则 |
要点 |
税法的基本原则 |
1.税收法定原则 |
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 |
2.税收公平原则 |
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 | |
3.税收效率原则 |
| |
4.实质课税原则 |
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 | |
税法的适用原则 |
1.法律优位原则 |
(1)含义: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 |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
(1)含义: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而只能沿用旧法 | |
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
(1)含义: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 | |
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
(1)含义: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 | |
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
(1)实体税法不具备溯及力 | |
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
(1)含义: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优于税收实体法适用 |
知识点:税收法律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三方面 |
内容 |
1.权利主体 |
(1)双主体: |
2.权利客体 |
征税对象 |
3.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
征、纳双方各自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必须有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也就是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平等的。
知识点:税法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附则等项目。
知识点:纳税人
1.含义: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范围:自然人和法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知识点:征税对象
1.含义: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
2.重要作用: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是税法最基本的要素,体现着征税的最基本界限,决定着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同时,征税对象也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
3.与课税对象相关的两个概念:
(1)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2)税基: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概念 |
含义 |
与课税对象关系 |
作用或形式 |
(1)税目 |
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 |
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
1.明确具体的征税范围,凡列入税目的即为应税项目,未列入税目的,则不属于应税项目 |
(2)税基(计税依据) |
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 |
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
1.价值形态(从价计征):即按征税对象的货币价值计算,如消费税 |
2.物理形态(从量计征):即直接按征税对象的自然单位计算,如城镇土地使用税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