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习题 |
第 3 页: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D
【答案解析】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效率良好的条件下,根据下期一般应该发生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来的标准成本。
2、C
【答案解析】在月末(或年末)对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有两种:(1)结转本期损益法,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所有差异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或者先将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再随同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起转至“本年利润”账户;(2)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3、D
【答案解析】从具体数量上看,正常标准成本应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小于历史平均水平。
4、B
【答案解析】根据“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有:3000=(实际工时-标准工时)×6,解得:实际工时-标准工时=3000/6=500(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500×2.5=1250(元)。
5、A
【答案解析】制定理想标准成本的依据,是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这里所说的理想价格,是指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计划期间最低的价格水平。
6、C
【答案解析】在制定正常标准成本时,把生产经营活动中一般难以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情况也计算在内,使之切合下期的实际情况,成为切实可行的控制标准。要达到这种标准不是没有困难,但它们是可能达到的。从具体数量上看,它应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水平,实施以后实际成本更大的可能是逆差而不是顺差,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标准。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7、D
【答案解析】价格标准包括原材料单价、小时工资率、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等,由会计部门和有关其他部门共同研究确定。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属于用量标准。
8、D
【答案解析】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2000-450×4)×8/4=400(元)。
9、D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3/2=1.5(元/小时)
(1)二因素分析法的计算结果为: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424-1000×1.5=-76(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00×1.5-400×2×1.5=1500-1200=300(元)
(2)三因素分析法的计算结果为: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424-1000×1.5=-76(元)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1000-890)×1.5=110×1.5=165(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90-400×2)×1.5=90×1.5=135(元)。
相关推荐: